知识线索
我们谈到,新兴市场更容易爆发金融危机。其实,很多新兴市场一开始爆发的只是货币危机。实行固定汇率制的新兴经济体更容易引发货币危机,因为你不可能兼顾汇率稳定和国内经济增长。可是,很多新兴经济体天生就处于劣势,不得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外债,于是,就容易出现“货币错配”。为了避免“货币错配”带来的债务风险,这些经济体不得不选择固定汇率制。
国际金融体系中并不是人人平等的,发展中国家仿佛生来就有“原罪”。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教授曾经指出的,只要世界仍然被分割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就不可能是通向繁荣和进步之路。
知识内容
1.新兴市场爆发金融危机是罪有应得吗?
一说起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很多人就会说,这是由于新兴市场自己的问题。
最初,研究金融危机的学者也是这个思路。如果哪个新兴市场出了问题,那一定是这个经济体犯错误了。比如,可能是这个国家过度挥霍,导致财政赤字,债台高筑。又或者,可能是这个经济体没有实行自由贸易,闭关锁国,效率太低,维持不下去了。再不然,那就是这个经济体盛行裙带关系,腐败严重,最后把经济也毁掉了。
真的是这样的吗?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东亚各经济体的预算赤字并不高、公共债务有限、通货膨胀率一直控制在一位数以内,国内的储蓄和国内投资都很高,经济增长率也很高,世界银行刚刚表扬完,说这是“东亚奇迹”。如果说有的东亚经济体腐败问题较为严重,比如印度尼西亚有这个问题,那香港并没有这样的问题啊,为什么1998年香港也受到国际资本攻击呢?
2.为什么固定汇率制易于引发货币危机?
我们要先澄清两个概念。一个是货币危机,一个是金融危机。
货币危机是说,一个国家的货币突然贬值,这可能会触发大规模资本外逃,要是这个国家借的外债太多,那本币贬值之后,外债偿还压力就陡然增加。但如果仅仅是货币贬值,其实风险并没有那么大,因为货币贬值之后,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提高,出口就会增加,于是,经济可能又会复苏。
金融危机就不一样了,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于是,正常的融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金融危机很可能会进一步引发经济危机。很多新兴市场首先爆发的是货币危机,只有在局势失控之后,货币危机才会转化为金融危机。
一个很令人费解的问题是,固定汇率制更容易引发货币危机,可是,新兴市场却都喜欢选择固定汇率制。为什么新兴市场要选择一种看起来更为糟糕的汇率制度呢?
我先来给你讲讲为什么固定汇率制更容易引发货币危机。我们可以看两个案例,一个是1992年英镑危机,一个是2000年阿根廷比索危机。
1990年,英国加入欧洲汇率体系,按照约定,1英镑兑换2.95德国马克。欧洲汇率体系是一种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因为各成员国的汇率互相盯住,而且只能在一个很狭窄的区域内浮动。英国当时出现了经济衰退,按道理,应该通过降低利率等办法,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可是,当时德国正好忙于西德和东德“两德统一”,德国担心的是通货膨胀,所以把利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英国变得束手无策,既不能通过贬值,也不能通过降息刺激经济增长。
金融大鳄索罗斯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赌英国肯定撑不下去,于是发动了对英镑的狙击战。英格兰银行不得不通过购入英镑干预市场,阻止英镑贬值,可是,英格兰银行砸进去的钱越多,被索罗斯和其他投机者赚走的钱就越多,最后,英国只得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索罗斯一战成名。
我们再来看看2000年的阿根廷比索危机。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阿根廷将本国比索与美元汇率比价固定在1:1,用这种办法遏制了恶性通货膨胀。但是,进入90年代后期,先是出现了墨西哥金融危机,然后是东亚金融危机,再接着是邻国巴西的金融动荡,给阿根廷带来极大冲击,尤其是巴西的货币贬值之后,阿根廷的出口就受到影响——这两个国家是竞争对手。如果阿根廷想维持固定汇率,就只能不断加息,但越是加息,经济就越困难,最终,阿根廷不得不退出固定汇率制,于是,比索大幅度贬值。
我再来帮你总结一下。如果一个国家实行了固定汇率,那么,它就要放弃国内的货币政策自主性,一心一意维护汇率的稳定,可是,国内的经济目标更重要啊,所以,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可能不得不退出这种汇率制度。国际市场上的投机者对此看在眼里,于是,就会提前发动攻击。这就是固定汇率制易于引发货币危机的原因。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国家采取固定汇率制,好比是把自己的经济和世界经济这两条船用一块铁板焊在一起,好处是易于串门,在船上走来走去如履平地,坏处是一旦世界经济的大船晃动,本国的小船也会跟着颠簸。浮动汇率制则好比用一条铁链把两艘船连接起来,一旦世界经济的大船晃动,首先震荡的是这条铁链,本国的小船因此减少了颠簸。所以说,如果能够实行浮动汇率,对维护本国经济稳定更为有利。
3.为什么新兴市场更喜欢固定汇率制?
那么,为什么新兴市场还要实行固定汇率制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报告显示,在158个发展中国家中,超过60%的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只有不到30%的发展中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处于劣势,不得不选择固定汇率制。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罗德里克的同事,哈佛大学的另一位经济学家里卡多·豪斯曼提出了一种“原罪论”。“原罪论”是说,新兴市场生来就处于不利的地位。
假如有一家泰国企业,想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借钱,它能够借到本国货币,即泰铢吗?不行的,它只能借到美元、日元这些国际货币。可是,它并不需要美元,它要的是泰铢,于是,这就产出了一种“货币错配”,也就是说,你想要的和你能借到的货币不是一种,你不得不借外债。这就很麻烦了。如果泰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泰铢突然贬值了,那么,这家泰国企业的还债压力一下子就会提高,易于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由于这种担心,发展中国家不太敢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只能勉力支撑着固定汇率制。可是,只要新兴经济体仍然坚持固定汇率制,一旦有了风吹草动,国际投机者一定会望风而来,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