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看完脑洞大开,忽觉以前看的书,全都被浪费掉了!!!
我突然理解了一句话:把大学学的知识全部忘掉,剩下来的,就是大学教给你最宝贵的财富了(也就是能力和素质)。
是的,学以致用,才是书的最大意义。
下面为《拆书帮: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实用书籍的重要内容分享(读书笔记):
一、企业管理方法
(前言中提出的,我觉得很有用就做了摘录,只想看学习方法的请跳过第一部分。)
R:MBA中的企业定义:企业是一个创造利润的组织,企业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实际上,企业存在的价值,对于公司内部来说,是你搭建一个平台,去成就员工;对外而言,是你创造对这个社会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做对这个社会有贡献的事儿。
I:给员工布置任务,也是为了成就他人而不是对他的压榨,从这个出发点来思考——利益点变了:我是想成就他。如果你没有做好你分内的事,说明你不爱你的客户,也不爱你自己。
R: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客户。营销和销售从客户出发。企业要让员工都过得更好。管理者的工作是鼓励并引导个人成长(因为人力资源发展代表的是个人成长,而个人的成长往往必须从内在产生)。
二、成人学习方法
(一)成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成人学习问题一:没时间,没精力学习,生存余力不足。
- 职场工作者们的学习需求:学的要能用的上。
- 生存余力=生存力量/生存负载
生存负载: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外部负载(职场工作和家庭工作)+内部负载(个体不断发展的生活期望,想买房升职换车等)
生存力量:处理负载所需要的,外部力量(家庭背景、人脉资源、经济能力)+内部力量(个人的能力和经验) - 职场人需要保存一定的生存余力,才能应对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承担风险,从事各种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才更有可能进行学习。
- 但生存余力过多也意味着对他人没什么价值。
成人学习问题二:搞错学习主体
学习主体应该是学习者,而不是书。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不太关心看不懂和记不住的问题,只关心能否通过阅读提升能力,应用到生活中。
经验本身没有价值,除非被加以有效的反思和利用,改变了行为。
成人学习问题三:不明学习目的
归纳书/研究型学习方法(致力于知识的整理和记忆)VS致用类图书的阅读方法(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
RIA法:不必写索引、列大纲、记笔记,甚至不需要读完整本书。因为不是所有内容都对你有用,读的越多,不见得用得越多,少而精反而更可能去应用。
这个时代,收益率最高的投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就是图书。相比于书价,时间是高得多的机会成本。需要掌握更高效的学习方法。
(二)适用于成人的学习方法,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成人学习的方法,应该满足:
- 不会成为新的生存负载(反而是,把图书的知识拆解成工作能力,日积月累增加生存余力);
- 以学习者为核心(看不懂的地方跳过也无妨,关键是我怎样能把看懂的知识用上;不要求把一本书从头看到尾,理解作者的思路。而是能用上一点就赚了;学习致用型学习者思维:以目的为导向,不需阅读全书;衡量一次学习的着眼点应该是有没有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否应用到生活中,能力有没有提高,而不是对这本书研究了多少。)
- 致力于能力提升和行为改变。
(三)成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 自我导向;——课前调研;
- 关联经验;——回忆+加工经验
- 强调实践(实用性强,选择学习内容的首要标准是“是否用得上”,判断学习效果是“是否用上了”);——现场讨论,即学即练,现场反馈(点评)
- 聚焦于解决实际问题;——说出实际问题,规划如何应用
- 内在驱动(希望解决问题,增加能力,自我实现)。
(四)成年人正确的读书方法:RIA方法
RIA方法:
- R(reading阅读图书片段)
- I(Interpretation引导促进)=以学习者为中心+激活经验+促动参与+催化应用
- A(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体验+反思
** 如何应用?**
-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太简单的知识,可以不用I)
-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1-2张)
- A2:以后我怎样应用:应用点or行动计划。(不能超过1张便签)
** 即,先有经验——然后反思——然后再应用于生活(体验),形成“体验——反思”的学习螺旋。**
** 补充:精神训练法** :
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了一遍。效果几乎没有差别。而且还有额外好处:缓解紧张,增强自信。所以不要吝啬在自己脑海里过一遍哦!
三、跟拆书家学高情商
拆书家的点评方式:
对内容(对其拆解的内容本身)、过程(问题解决方式、处理策略)、对前提(包括大家习以为常的假设、信念、价值观、解决问题思路)进行点评。
A:对他人的评价也一样,可以对其本身特点/属性、对其做事的过程、对其“假设、信念、价值观、解决问题思路”等进行点评。(Cynthia)结合图书片段中的知识点,给出肯定性点评(这会强化那些好的表现;
A:在教育小孩/在调教男友中,及时表扬/肯定,并且要说出哪里好,有理有据)。(Cynthia)不要回避纠正性点评,以关爱的方式给出。
A:“这个是…,好处是…,坏处是……那么 …是什么?”点评中的说话技巧:先说这个思路合理,好处是什么,但有坏处,是什么。然后提问引发思考。(Cynthia)点评具体化,泛泛而论没什么用。
聚焦于学习者的拆解,而不是聚焦于评价学习者。具体指出他已经做到的和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不要聚焦于人格特质,不要运用以下这类标签(你这人还是蛮率真的有啥说啥;你是很较真的人)。
尤其避免使用消极特质的词语(如反应慢,认真一点就好了),这样会造成负面的学习氛围。
A:对事不对人,说“它可以更好,而不要说它不够好”,分享的积极氛围很重要。(Cynthia)指出学习者加工后的案例的逻辑结果:这么做可能会有什么影响。
A:帮助别人分析事情时,说出可能会有什么影响(Cynthia)具体又简短的点评最有帮助,不要长篇大论(主体是学习者,你不要说一堆堆的)。
不提供建议,只是不停地问为什么,这有助于人们澄清自己的观点。
多向他提问(多倾听),促使他深入思考(指向未来行动:还有哪些其他方法呢?指向标准:这件事通常都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让他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让其表达更加具体清晰,以得到更有用的细节。点评时,当得到的回答和自己思路不一致时,不马上否定学习者的回答,至少肯定其思路的合理性,也可以记录下来,一个一个讨论。
A:人际沟通也一样,遇到不同观点时,先肯定其思路的合理性。少说“不对,不是”。(Cynthia)当有人特别强烈地追问时,通常他不是想知道什么,而是想表达什么。这时候应给予他充分的表达机会,请他提问,请他表达,而不是直接回答。
A:与人交流也是一样,当遇到对方急于责问或表达时,向他提问,请他表达。(Cynthia)
四、你是哪个阶段的学习者?
- 初级学习者——把书当做权威,记住知识or归纳大意。
- 高级学习者——不对书负责,对自己的能力负责,自己是自己的拆书家。在阅读的时候常常提出质疑,或质疑读到的知识,或质疑自己过去的理念;然后思考这些知识与我有什么关系,对照自己过去的经验,追问现象背后的本质,思考和规划用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要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给出经验。加工自己的案例,把知识拆为己用。以致用为导向的读书方式。
A:以目标为导向的做事方式,做事有目标,结果评估要量化。 - 学习促进者——通过教会别人而深刻地掌握某个知识。
说明:
- 每个人都应该而且可以成为学习促进者。
这在管理下属、教育子女、帮人参谋、自我提升方面都会有极大助益。 - 优秀的管理者一定是学习促进者。
优秀的学习促进者(根据生活中发生的事,加工构建一个故事,来更好地为当下的个体服务)、销售、营销、演讲者,都是擅长讲故事的人。 - 夫妻之间不应该是磨合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培训的关系。
- 中国人的生活变化速度要比美国快4倍。因此要求学习能力也是美国人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