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女士碰到了一件事情,她为这事内疚了好几天。
前天早上去上班,她走在办公室的楼梯间,看到一只受伤的壁虎。
她觉得这只壁虎有危险,可能会被人踩死。
但由于上班时间快到了,她没有顾得上把壁虎弄到安全地方去,就匆匆上楼去了。
等中午出来吃饭经过楼梯间时,她发现那只壁虎果然被人踩死了。
她立马感到伤心和自责:要是自己当时救它的话,壁虎就不会死了。
她觉得,壁虎是自己害死的。
这些天经常回想起那只死壁虎画面,一想到这幅画面就感到后悔和自责。
如何才能帮助她拜托这种负面的情绪困扰呢?
我们可以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帮助她。
认知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
它是根据认知心理学提出的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遵守认知治疗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运用一定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常用的认知治疗方法可以分为认知方法、行为方法和情绪方法三类。如下图:
我们可以采用饼图法来帮助她。
很多时候,人们会用“全或无”的方式来看待事件,即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对这种思维方式最好的干预方法,就是制作“饼图”。
饼图的做法:在仔细考虑的基础上,在图中分隔出大小不同的份额,不同的份额代表在某个事件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和所承担的责任。接着指出事件的原因,以及每种原因在图中所占的比重。最后思考自己在每个事件中承担的责任有多大。
这位女士认为“壁虎是自己害死的”是一个歪曲观念,可以应用饼图技术来加以矫正。
在多种认知歪曲中,有两种认知歪曲“内归因”和“外归因”。虽然归因方向不同,但它们都是犯同一个错误,就是:把问题原因归为某个单一因素或方面。
内归因把原因归咎为自己,把壁虎的死归因于自己;外归因则把原因归咎于外部,比如考试不好是因为出题太难或太怪等。要纠正这些认知偏差,饼图是最好的方法。
饼图技术具体方法:用一个圆(饼)并把它切分为不同比例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表示导致某个事件发生的每个方面因素。比例大小表示这件事情中的重要性或影响程度的方法。
饼图技术三个步骤:
1、确定需要分析的事件;
2、讨论导致这个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自己原因、他人原因、客观原因等;
3、确定各方面的因素在其中的权重(即百分比)。
我们来看看如何饼图技术应用在这位女士的例子上。
首先,确定需要客观分析的事件。女士认为“壁虎是自己害死的”,这是需要矫正的不合理信念。因此,我们把这个信念变成一个问题来分析。我们把这句话变成:“壁虎是谁害死的,壁虎的死谁应该负责任”
第二,讨论导致壁虎死亡的各方面因素。我们分析出这四个方面因素:见伤不救的人、直接踩死的人、让壁虎受伤的人、壁虎自己到危险区。
第三,讨论四个方面的责任比例。经过讨论后假定:
直接踩死壁虎的人负50%的责任
而让壁虎受伤的人负25%的责任
见伤不救的人负20%的责任
而壁虎自己负担5%的责任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我:你是属于见伤不救的人,我想上班的路上,也应该会有别人也看见了吧?
女士:肯定有人也看见了。
我:你觉得会有多少人看见了?
女士:那栋楼有二三百上上班,估计有二、三十人应该看见了。
我:刚才我们确定见伤不救的责任确定为20%,二、三十人都见伤不救,每人该承担多少责任呢?
女士:1%左右吧。
我:那你呢?
女士:我也是1%。
我:以前你认为壁虎是自己害死的,现在发现自己只有1%的责任。关于壁虎的死,怎么想是比较合理的?
女士:壁虎的死我有责任,但不是主要责任。
我:如果你这样想,你的心情如何?
女士:如释重负。
tips:
认知(cognition):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行为(behavior):是有机体在各种内外部刺激影响下产生的活动。认知心理学主要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有机体行为的心理机制。
归因(Attribution):指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是人对影响或解释其行为的因素做出结论的一种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