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这半年多,我还真是做了件了不起的事啊!!!
我时常会做一些冲动的事,许多事情先做再想,风风火火地搞起来再管后续是不是合情合理,是可能成功,还是可能失败。
创业也是一样,2016年8月16日,因为一些很小的原因,到现在我都记不清楚具体是什么了,我冒出了搞个人心理工作室的想法,当时甚至连创业是什么样的,意味着什么都也没有仔细想明白,自己本身也有主职工作在做,那天我一时兴起,写了篇微信稿,里面的照片也是临时找来,排版也是乱七八糟的,用的还是我自己个人写诗歌,写杂文的公众号发布的,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向大家公布了芊浔心理工作室成立了。
一直努力以诚待人,使我收获不少朋友,在朋友的支持和宣传下,那篇微信稿的阅读量将近1500,我这个平台平时很少做推广,关注的人也很少,大概只有几十个,这1500的阅读量全靠朋友们支持,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剂兴奋剂,让我的创业之路有了开始,不再只是个脑海里的念想而已。
8月17日,我就接了第一单生意,是一个远在上海的咨客,由于线上咨询给予咨客极大的安全感,我也通常并不会详细追究对方的来历,只会在起初简单问一句:“你喜欢我怎么称呼你”,对方可以说自己的名字,也可以随便编造个昵称,网名,绰号,就可以把我打发了。
第一单生意做的并不成功,对方对心理咨询并不十分了解,选了自己在做其他事的时候和我聊,所以聊了一阵子之后,便要去做其他事,甚至让我等她,我和对方解释了心理咨询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做着其他事的时候并不适合进行咨询,我也无法一直等待她完成手头的事再来和我聊,所以当时这个咨客在第一次聊了四十多分钟之后,就付费结束了,第一笔收入16.5元(当时文字聊天50元一小时,第一次还打五折,哈哈哈,其实真的是个错误的决定),虽然不多,但充满喜悦和幸福。
后来一切都如预料般进行,我开通了工作室的公众平台,开始在上面发布一些文章,也因为第一次不算太成功的咨询经历,在参考了多方资料之后,我发布了工作室的咨询制度,条条框框尽量清晰明确,希望以此规范化咨访关系。
经过朋友宣传,介绍,转介,截止2016年底,工作室大概收入一万左右,全部是线上咨询所得,在这可怜的心理咨询行业,一开始能获得这样的成绩我已是万分激动了!
慢慢地,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计划,又开始有了开线下工作室的念头,有了这个想法后,看房子,四处对比,设想心目中工作室该有的样子,全面筹划实施起来,做的比想的都是快好几个节拍,一切凭直觉,做完之后才去想,这样做真的好吗,有哪些利弊,然后就想着做新的事情去消除弊端,线下的工作室也就顺利地开了起来,开业当天做了一个不小的活动,维持了一整天,到现在都深刻地记着那种劳累感深入骨髓,从早上六点忙到晚上十一点,一刻没停地忙活着,这才发现自己身体已大不如从前,当日活动受到参与者的一致好评,是我辛苦付出的最大慰藉,还受到许多朋友的祝福和鼓励,甚至有不少小伙伴赶来现场祝贺,真是觉得满心幸福。
然而,线下工作室的发展节奏并没有如自己所期盼地那般顺利,手头的线上咨询绝大多数都已接近尾声,第一波以熟人介绍为主的高潮暂告一段落,而线下工作室开了一个月没接到一笔正式的生意,绝大多数都是过来瞧瞧,或者网上问问看看,我才开始正视大家所说的线下咨询室的艰苦之处所述不假。
随着离职时间的靠近,很快我将成为真正的一个创业者(吃土者),一切从零开始,工作室需要推广宣传,需要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建立人脉,寻求资源,当每个月不再会有工资打入银行卡,甚至还要自己缴纳五险一金,我需要考虑的还有生计问题。
这样的日子越来越逼真地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我开始渐渐感受到压力,害怕失败的情绪浮现上来,这是从8月份开始到现在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众多创业者他们的心情,但我知道这是每一个创业者都不可逃避的挑战。
我告别了我的第一份工作,迎接我人生的第一次创业,我尝试回顾自己这半年来的所作所为,甚至想到自己一直以来的模式,不都是靠着先做,再从做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契机,慢慢地不断反思总结,修正做事方法,再去努力做而过来的吗?这次创业自然而然也是照着这个模式进行了,然而现在的困境让我有了反思此种模式的机会,这种模式是不是有不适合的地方呢,我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答案。
尽管我相信,凭着坚持和努力,我会做出一番东西,但真正的困苦也许才真正开始到来,接下来一阵子,我会坚持书写下我创业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希望与大家共勉。
另外一个好消息,远在美国和菲律宾的小伙伴(香港研究生同学),也开始正式入驻工作室,成为工作室的挂牌咨询师,她们愿意和我一起努力,也帮工作室写了不少文章,已在工作室的公众平台推出她们的简介,为着这一份小喜悦,特与大家分享,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