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代之文学~元曲,“一个有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完整过程”对于元杂剧是很难实现的,在情节构造的不足,历来有不少批评意见。但是我喜欢元杂剧是因为他们写戏的目的不是为了流芳后世,而是娱乐自己和观众。 想着流芳百世,未必可以真的如愿以偿。“摹写胸中之情感,与时代之情状”,造就了~“中国最自然之文学”。 最喜爱这“胸中之情感”。奥地利作家伯恩哈德描写病态的心灵和病态的世界;霍夫曼斯塔尔描写人的信仰与仁心;奥地利女剧作家耶利内克描写妇女能力的解放、人格的解放。这些外国也都是内在情感和时代的统一。实在遗憾的是在文本层面的了解,如果可以全都将作品看过那是真的再好不过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代的中国戏剧在开启民智、救亡兴国需求下有了更多的“样板戏”,也是它存在的历史宿命吧!戏剧虽是艺术,但也有其不能逃脱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至于“戏剧的危机”自然需要承受。与之元杂剧和外国戏剧,渐行渐远也是情理之中的。还好现代有人喊出“人类在,戏剧在!我思辨,故我在!” 有声音,就有改变的可能。从为“政治服务”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希望可以回归到“人学”~人道主义、人文关怀。 看到这样书太多的是反思,反思在那样的情境下就会有那样的思想和作品。特别佩服作者本毫不忌讳的谈到了为政党服务的弊端、优点,这个时代不缺乏勇气,而缺少公开的真我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