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鹰隼部落一级预备群分享《创新思维工具在化书成课中的应用》。
分享结束之后,大家都表示收获很多,脑洞大开,创意无穷,干货满满。
大家都纷纷表示感谢和献花的时候,其中一位伙伴,西安的许博老师,根据我所讲授的内容,进行了举一反三的思考和再一次建构,然后得出了自己的总结观点:
三点建构:
1、以学员为中心:用户思维、目标导向、结果倒逼
2、创新思维:分裂、聚合、变异、嫁接、跨界
3、内容设计:乐(快乐、娱乐)、游(游戏化)、新(新奇、更新)、变(变化、变形)、创(创造、创意)、想(想象力)
个人认为《化书成课》有两个关键:化、育
我化万书,孕育新课
当我看到许博老师发出上述观点总结的时候,感觉就像是伯牙弹琴时遇到了钟子期。
尽管我在分享的过程中,并没有说过上述的一些话(这些思想在我的潜意识中,在我头脑中的底层建筑中),但是有些人,他们就是能从你的只言片语中,看到你背后的逻辑和你头脑中的指导思想。
为什么许博老师能看到我分享的内容背后的这些思路和框架呢?为此我专门请教了许博老师,得到的答案是:
1、他本身是做营销的,具备一定的互联网思维和营销思维。
2、他曾经在营销总监班中,听过一位西安交大的老师,在讲营销思维课程的时候,讲到了分裂、聚合、变异、嫁接、跨界。这几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也在应用,所以就自然而然的链接过来了。
3、他看过一位风水大师写的一些关于风水运程的书,书中提到了有关未来社会的发展特点:刚好就是“乐游创变”,和我昨天分享的主题相得益彰。
4、“化”和“育”是从道家文化中来的,许博老师对道家文化也很有研究,于是就想到了“我化万书,孕育新课”这个短语。
你发现什么了吗?
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化书成课】的思维。就像我昨天在课程中提到的一样:化书成课的课程,是书中精华、已有知识、实践经验三种积木的组合搭建。
许博老师也是把我分享的课程中的内容,和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了起来,同时还进行了触类旁通的扩展性思考。
昨天在讲“建立联系化书法”的时候,我有讲到,善于创新的人总是会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然后问:这个和那个组合起来会怎么样?他们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看似不匹配的想法联系到一起,形成的组合往往就是新的机会。
比如把电磁炉和烧水壶的特点组合起来,与鸡蛋联系在一起,就成了煮蛋器。
许博老师应用这种创新思维,把我昨天分享的内容和道家文化结合起来,就得出来“我化万书,孕育新课”。
你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沙龙和分享,大多数时候, 你在这些活动中,都扮演着学习者的角色。当然,这无可厚非,因为我们参加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新知和开阔视野。
但是,你有没有尝试着让自己多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呢?
比如像许博老师,他既能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理解和吸收我的分享内容,又能同时扮演“互联网思维营销者”、“预测未来者”、“道家文化践行者“这三个角色,然后从四个角色的不同角度来学习这个课程,从而收获到更多的新知和智慧。
这样是不是,就相当于比你多了一份学习体验和人生经历呢?
我在参加培训分享的时候,也会同时扮演学习者、培训师、培训组织方、访谈者四个角色,从这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学习和探索性思考。
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我和你们一样,会考虑,我从中学到了什么,学会的东西如何用,除了用在老师提到的场景中之外,还可不可以举一反三的应用在其他领域。
站在培训师的角度,我会从授课风格、培训形式、课程结构(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我会把老师讲的内容”还原“成课程结构图)、案例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培训流程设计等几个维度去思考这个课程,甚至会去想,如果我来讲这部分内容,我会怎么设计。
取长补短的同时,也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灵感。
从培训组织方的角度,我会考虑培训的整体安排和后勤投入,是否能够让学员很容易的进入学习状态,并且不会产生一些问题。
从访谈者的角度,我会在课间或课后,去跟培训老师做一些交流,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访谈。
当然,在这样的“访谈”中,你不可能问到所有的问题(有一些问题是不太方便在这样的场合下去问的)。但是你可以根据和老师的交流,了解老师的思路和逻辑,然后你就可以大致推导出,针对某一些问题,这个老师会如何来回答。
这样一来,你就能学到这个课程的培训师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当然,只是学到其中一部分,不是所有)。
当我在参加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学习者、培训师、培训组织方、访谈者四个角色的时候,我就能在一场培训分享中,得到四个方面的收获。
如果你也能这样思考,那么,是不是相对于其他学习者来说,你就等同于参加了4次这个培训课?你就比他们多了四个维度的积累和沉淀。
所以,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多,你的收获也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