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学着喜欢的专业,词汇量猛涨,现在也可以做些简单的翻译,也有几个不错的朋友,每周六都有一份温馨的兼职,随心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从没有什么必须得到,活的倒也自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喜欢的东西父母会支持,没有过分的干预。
一直不明白那些人给我分析职业的时候,综合各种职业后,都会说,去学校当老师。妈妈说,当老师在学校里环境比较单纯,外边社会复杂着呢。舅姥爷说,你这个性格,当老师吧,反正也孩子气。叔叔说,别看你学历高,你在我这个位置你还玩儿不了,好好上你的学,别动不动就想进企业。那段时间,我想难道我只能当老师吗,我可能要和小时候的梦想背离了,社会得多恐怖,多不近人情,处在社会上的人才会给他这样的评价。
今天我想我是明白了。为什么呢?不是社会的错,处在社会就要遵循它的生存之道,社会不险恶,只怪我愚拙。一直以孩子的眼光评判这个世界,记得去年说过,我知道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我依旧追求相对的公平。一个已经毕业的学长说,这个观点很好。好吗?我现在怀疑。是不是略显稚嫩。一直觉得欣赏一个人,不一定非得把他变成自己的朋友,可以向他看齐,他可以是自己的榜样,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讨厌一个人,真的是不想理,后来也学着忍住愤怒,但是其余的话一句也不想说。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听歌。简简单单活着。处在某种大环境下,徇私舞弊必然有,但是当时稚嫩的我还相信再怎么过分都不能影响大的局面。事实证明,大的局面任何时候都不会被这种事情影响。以为会公平的场儿,结果自己就被坑了。
后来发现自己没有学会使用手里的资源,自己没有学会把握最好的时机。这就是一直年轻,一直热血,也一直稚嫩的原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愿所有初心都不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