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刚从外面买完东西回到学校的我心情复杂。
因为上一分钟前,我还因为看到有一个遛狗的主人跟在他们家那只泰迪屁股后面用纸巾包起它拉的便便。
我觉得那位大叔很有素质。
关键是那只泰迪还不老实,它不规规矩矩到一处地方进行它的生理活动,它竟然跑两步“生产”一下,然后又跳几步到别的地方再“生产”一下。
行为诡异。
只是,它的主人就像端着饭碗追着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跑的那个大人,一直在帮它捡它拉的“粑粑”。生怕路人踩着。
这一幕,让我心里很暖。
可是,下一分钟的光景就让我感到害怕了。
一共就相隔不到两百米的距离,就是女人和女人互抓着头发扭打在一起,男人和男人抄着家伙一边动手,还把摆摊商贩的东西粗暴地乱扔乱抛,互抓着领子破口大骂。
关键那还是校门口,人来人往,几乎全是学生。
虽然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是要善良,要路见不平见义智为。
但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的感受,我每次看到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打架斗殴,拿着酒瓶棍子砸人的时候,我只想快速离开“案发现场”。
因为我更害怕自己看到“流血事件”,害怕立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我宁可实行“鸵鸟政策”。
其实上去劝架的人基本上没有,更多的是在一旁拍照的。
我不想说对,也不想说错。
我听舍友讲过一个真实案例,她以前有个同学遇到打架的事情上去劝架,结果他这个劝架者被那两个原本争吵的人一起打了一顿,打到骨折,结果那两个争吵的人毫发无损。
说实话,矛盾的产生很多也不过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私事”,只是不知为何人们总是喜欢把“丑事”外扬,难道觉得这场表演有了观众能更加精彩?
其实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不过就是影响市容的小丑罢了。
至于劝架的很多“冤大头”,听过“拥有共同敌人的人很容易成为自己的朋友”那个道理吗?
差不多吧。
“冤大头”去劝架,站在那两个人的对立面,认为他们两个人都是不对的。所以怒火攻心的两人瞬间把“冤大头”当成了箭靶子,而那个“搞事”的人突然间觉得对方成了自己的盟友。
即便两个人可能待会儿还会继续打,只是那时候是丧失理智的。
不过说到这种打架,我想到了一些“原配教训小三”的情节。
只是无论怎么打也是别人自己的家事,我们除了能看到“表演”以外也不知why,所以我们能怎么做呢?
默默说一句“活该”吧,也不知道是对谁说的。
至于想劝架?也不是不可能。只是组织积极劝架的人多一点再行动吧,一意孤行的话,估计风险太大。
-02-
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善良”、“道德”问题,而那些“道德绑架”一般也只针对被曝光的案例罢了。或者也可能是一些“名人效应”。
比如我们会问“救一个想要自杀的落水者结果救人者自己牺牲了,值不值?”
给牺牲的人家颁发一面“见义勇为”的锦旗来安慰他们家痛失独子的老母亲?
咱就来以在那个人想自杀,我们“下水救人”这个为案列分析。
一般来说,落水者在水里如果抱住了救人者,听说会同样把他们往下拖沉。当然,专业知道如何救人的估计好一点。
我听过一个最惊悚的真实故事是一个人在有意识的情况下想抱着救人者一起去死,想找个伴。真的是丧心病狂的变态!
就算不管自杀不自杀落水的,救人成不成功还得听天由命。正是因为凡事都有变数,所以我们还是应该量力而行。
至于自杀的人要是被救上来了,结果救人者自己牺牲了,怕他们良心上也是过不去的吧。
毕竟这也是一种残忍剥夺别人生命的权利。别人也有自己原本美满的家庭,如果真想自杀,不如去个没人的地方一了百了。
我就想问问哪一个妻子心甘情愿让自己的丈夫去冒这个险?
真想自杀,就不要让人看到你跳河,还要纠结应不应该救你了。
救人是自己的选择,不是义务。
其实我说了那么多所谓的“道德”、“善良”,其实只想说四个字“量力而行”。
-03-
其实这个世界上如果每个人能管好自己的事情,这个世界也能太平许多。
毕竟,这世间很少的事情可得双全法。
关于这些事情,我完全可以站在“无私”的角度歌功颂扬一番,找找例子,随手一查就有“舍己为人”的案例。
可是我今天站的角度是“自私”的。
因为我觉得应该“量力而行”。
你说什么叫“善良”?
对于我而言,我能做到的善良是给路边那孤苦伶仃的老奶奶送一顿饭,但我没有能力去调查清楚她的家庭情况。
因为周围的人看到我给她一顿饭的时候,他们大概是什么知情者,说“那个老太婆是骗子”。
说她明明儿女健在,却说自己孤苦伶仃。
可我当知道,也当不知道,我只是给我每天看到的一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婆婆送了一顿饭而已。
仅此而已。
至于她可能是胡编乱造的家庭关系,我没有能力去了解。
如果谁有能力,那就去问问好了。
不过,现在她,已经离开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