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2017年9月,10日,约4.5小时;
阅读书本:《文艺心理学》 ;作者:朱光潜;2015年6月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1-337页;
阅读目标:如何欣赏美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部分精读、部分快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3小时,笔记1.5小时。
我知道,只有美才可以拯救人类的心灵。但是美是什么?如何从欣赏中获得美感经验?带着这样的疑问,翻开了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传世经典。
在阅读中,我不断印证着自己对美感经验的理解,从疑惑到豁然开朗;然而,当我读到外国的一些美学流派时,感到与心中已存的一些理念起了冲突,对这部分内容暂且保留一下吧,假以时日再作进一步理解。
传统探讨美学的方法:以哲学系统为根据,演绎出一些美学原理;
作者探讨美的方法:丢开一切哲学的成见,把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当作心理的事实去研究,从事实中归纳得一些可适用于文艺批评的原理。因为它的对象是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它的观点又是心理学的,故而本书命名为《文艺心理学》,而非《美学》。
朱先生成书时认为,人生是有机体,科学的、伦理的、美感的种种活动在理论上虽可分辨,在事实上却不可分割开来。他认为形式派美学过于偏向“在聚精会神中观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不可取。(对于这个理论,我有同感。我们在创作美或的欣赏美的时候,真、善、美是一体考虑的,若一个物品它是纯粹的美给人震撼心灵的固然叫做美,但如果它还移情了我们心中的善,当然它也叫做美)
美感经验: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
我们对同一件事物,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去“知”它。举例来说,婴儿见桌子,这种见形象而不见意义的“知”就是“直觉”;孩童见父亲在桌旁写字,它是与父亲写字和“桌子”字音有关系的东西。这种由形象而知意义的知就是“知觉”;孩子长大些,他看到的桌子有圆的、有方的、有黄色的、有黑色的、有石制的、有木制的,孩子将一切桌子所同具的要素悬在心目中想,离开个别的桌子形象而抽象地想到了桌子的意义,他心中就有了桌子的“概念”。这三种知的发展过程,直觉先于知觉,知觉先于概念。知觉与概念是“名理的”,所以,知的方式根本只有两种:直觉和名理的。
在西方美学理论中,从康德以来,哲学家大半把研究名理的一部分哲学划为名学和知识论,把研究直觉的一部分划为美学(所以,西方的美学,其实际意义是“直觉学”)。作者所言“美感的”与“直觉的”的意义相近,“美感经验”可以说是“形象的直觉。”形象是直觉的对象,属于物;直觉是心知物的活动,属于我。
心知物的活动是包括了直觉、知觉、概念的。因而,我们看一件事物会有三个角度,包括“科学的态度”、“实用的态度”与“美感的态度”,前两者的价值是“外在的”,后者“美感的态度”价值是“内在的”。在人们观赏美的一刹那中,观赏者的意识只被一个完整而单纯的意象占住了,只有“美感的态度”,而没有其他态度。在美感经验中,我和物的界限完全消灭,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也没入我,我和大自然打成一气,在一块生展,在一块震颤。在欣赏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美感经验是不一样的。原因举例:比如我们看古松,我们直觉到的并不是一棵固定的古松,而是它所现的形象,这个形象一半是古松所呈现的,也有一半是观赏者本当时的性格和情趣而外射出去的。
如何用美感的态度去欣赏美?把欣赏的事物放在“距离”之外去看(这里的距离不是物理距离,而是在心中隔绝、屏蔽实用观点),但在心里与事物几相叠合、物我合一。
由此可见,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需要对生活中的事实进行“距离”设置,通过剪裁、空间、时间等方法来屏蔽其实用观点,留下可供想象的形象,以引起观赏者“形象的直觉”的美感经验。举例来说:演戏用歌唱的声调,雕刻用抽象化的人体,图画改变人物的本来面目,诗用音韵都是进行了“距离”设置。相反,近代技巧的进步逐渐使艺术逼近实在和自然,这在艺术上不一定是进步。(对于这个观点,我深有同感,前些天观赏几樽德化白瓷艺术品的图片,就发现现代的白瓷作品精工细作、惟妙惟肖,然而从美感上来对比完全比不上明代细条简洁的作品,原来是因为其与实用的距离太近了,缺少了想象空间)
所以,真正的美感经验,就是要从实用功能中脱离出,营造出与实用观点的距离,并全神贯注于意象。
外射作用有知觉的外射及情感、意志、动作等心理活动的外射。一般的外射作用中物我不必同一,而在移情作用中,物我必须同一,比如“感时花溅泪”,花怎么会溅泪,那是把“在我的”外射到了“在物的”移情作用;再者外射作用是由我及物,单向的,而移情作用是我与物双向作用的,比如我见青松巍峨耸立,不免自己也挺起腰来。所以,知觉的外射大半是纯外射作用,情感的外射大半容易变为移情作用。在聚精会神的观照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但这里要注意的是移情作用与物我同一虽然常与美感经验相伴,却不是美感经验本揣,也不是美感经验的必要条件。
美感与生理的关系是,当我们的欣赏一件事物时,我们的筋肉有模仿事物形状的冲动或者发生呼吸循环种种有机感觉,使知觉愈加明了,当我们在聚精会神时,虽不必很明显地意识到这些生理变化,但它们可以影响我们的美感经验。
区别快感与美感:区别的方法,美感是不沾实用的,而快感大多起于实用的要求;美感是性格的返照,是我的情趣与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快感只是被动的。
在文艺发展的过程中,“文艺与道德有关”与“为文艺而文艺”,这两个观点一直在古今中外争论中,不可调和。作者认为,在历史上文化兴旺的时候,健康的人生观和自由的艺术总是并行不悖的,如中国的西汉、盛唐,及古希腊史诗、英国莎士比亚时代;而相反,一种文化到衰败的时候,才有狭隘的道德观与狭隘的“为艺术而艺术”主义出现,道德与文艺才互相冲突,结果是不但道德只存空壳,文艺也走入颓废的路,如古希腊三世纪以后,中国齐梁时代以及欧洲十九世纪后半期。对于这个观点我也很认同,我的看法是:有一些美它是纯粹在当下直觉的,比如停下来,运用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去感受,立刻就能感觉到美,它是纯形式的;另一种美是加载了真与善的,比如一个陌生人向你善意地微笑,你顿时感觉到心情灿烂,那是运用了我们的感觉(即知觉)。同理,艺术(包括文章诗词、字画、艺术品、音乐)也会有纯形式的及融合形式与内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