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尔那茜定向委培事件中,官方调查已取得一定进展。
内蒙古教育厅于作出回应,表示相关部门已启动对该事件的调查,目前调查仍在持续进行中,尚未得出最终结论,后续会统一公布结果。据大皖新闻 1624 北京时间观察者网报道,时间线显示,媒体通过教育厅厅长信箱提交了涉及高考移民、委培违约等质疑。教育厅首次公开确认调查,但未透露具体时限。对比类似事件,如翟天临事件 10 天处理、仝卓事件 15 天处理,本次调查时效引发公众对 “冷处理” 的担忧。
从各方态度来看,那尔那茜团队持续保持沉默,未回应核心争议。上海戏剧学院仅否认聘任其为助教,未解释入学合规性及违约处理。而影视项目方电影《镖人》将其从主演名单除名,可能面临超 1.5 亿元的预估损失,或需重拍。
首先是高考移民质疑,那尔那茜初中至高中就读于北京重点中学十一学校(需京籍),却在 2008 年以内蒙古户籍考生身份通过定向委培考入上戏。其高考文科总分 179 分(含 40 分少数民族加分,文化课仅 139 分),远低于当年内蒙古普通考生分数线,而该专业仅 2008 年开设定向班。其次是定向委培违约问题,按政策要求,定向生毕业后需返回内蒙古基层工作,但她选择违约赴挪威留学,后进入娱乐圈。内蒙古教育考试院承认违约需追责,但未公开具体处罚措施,网传其仅缴纳违约金,未影响深造及就业。
政策被疑 “私人定制”,其母敖登高娃为 1982 年上戏首届内蒙古定向班学生,母女两代均通过同一政策升学,且两届招生间隔 26 年。2008 年定向班仅招录 2 人,录取流程被指异常迅速。还有身份与资源倾斜争议,那尔那茜自称曾任上戏助教,但校方否认聘用关系,不过上戏官网显示其以 “专业老师” 身份参与活动。其被质疑通过家庭背景(父为央视前制片人)获取优质资源,如《封神 2》突破年龄限制入选、《长安的荔枝》修改原著角色性别适配其出演。
公众有三大待解疑问:高考移民是否属实?定向班是否为家族利益定制?违约为何未受实质追责? 舆论要求公开户籍迁移记录、委培协议及违约处理文件。商业合作方面,阿玛尼美妆称合作到期,但官微仍保留其内容;代言品牌(极狐汽车、阿迪达斯)面临消费者抵制风险。影视项目方面,央视删除其高考祝福视频;《镖人》《异人之下 2》或面临换角撤档。官媒强调事件 “绝非娱乐八卦,关乎教育公平”,呼吁彻查,指出定向政策本为扶持边疆教育,却可能异化为 “特权通道”。
后续走向方面,若调查结论显示违规属实,那尔那茜可能面临学位撤销、违约赔偿及影视行业抵制。若程序 “表面合规”,公众对教育公平的信任将进一步受挫。事件已推动教育部评估定向政策改革,拟 2026 年起建立定向生履约动态追踪系统。需注意,部分信息(如家庭背景、留学学历)尚未经官方证实,真相的透明度将直接影响公众对教育公平的信任度。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