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鄂尔多斯婚礼,品国家非物质遗产

来到库布奇沙漠,观看一场精彩的鄂尔多斯婚礼剧场,是非常必要的,这个属于国家非物质遗产,有着沉甸甸的历史意义。虽然我不太懂戏剧,对于那些灯光设计、舞台布置、音乐搭配、演员表演等细节不甚了解。只能粗略地谈谈个人的感受。

戏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婚礼前夕的准备,新郎与新娘的相识相知相爱,新郎准备迎娶新娘之前的准备,男方家忙忙碌碌筹备婚嫁的用品,准备上门到新娘家提亲。然而,提亲是件艰难的事情,首先要经过重重的“挡门迎婿”的难关,这个女婿应该具备足够的真诚与智慧,才能“过五关斩六将”,这一方面显示新郎迎娶新娘的恒心与毅力,另一方面也显示新娘的尊贵。

第二部门,是女儿出嫁。新娘出嫁前,仆人为其梳妆打扮,等待新郎的迎亲,风风光光地出嫁。出嫁前与母亲的道别,一边充满喜庆,一边却充满悲伤。这种场景就好像是先秦刘向的文章《触龙说赵太后》描写的一般,“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妪之送燕后,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返”。出嫁的女儿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母亲一边泼水,一边送行出嫁女,母女同抱哭泣,为母涕泪涟涟,唯有祝福。在古代,送嫁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一面祝福女儿长久幸福,祭祀的时候,还默念她千万别回来,因为回来也就意味她被夫家休弃,过得不幸福。这种情感多么复杂多么深沉,让人享受着出嫁欣喜的同时,却也承受着如何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难过情愫。

第三部分是迎亲队伍来临,新娘风风光光地出嫁,从家乡到他乡,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婆婆将勺子亲手交付给媳妇,意味着将家庭的重担从此托付。媳妇学会尊重丈夫,孝敬公婆,勤劳持家,养儿育女,传承夫家礼仪。

舞台的灯光,配合着演员的精彩演绎,一场婚姻演出惟妙惟肖地从多种角度为我们展现鄂尔多斯地区保存比较完成的仪式程序,结合多元化的民俗舞蹈、礼仪、历史背景,为我们传达内蒙古人的孝顺、真诚、尊重、勤劳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周晨曦 字幕:谨以此片献给“河套人”及其文化发现八十周年 黄河万古流,涤荡沧海桑田,凝聚血脉风骨;...
    朔方吴人阅读 2,098评论 2 3
  • 娶媳妇儿聘闺女男女婚配,喜结良缘,自古以来就被视作人生的四大喜事之一。娶媳妇聘闺女,即使在最贫穷的山乡远地,也一样...
    苏怀亮文字阅读 561评论 0 5
  • 现实,长大,懂事一类的词汇集起来可能就是,你可以接受从前接受不了的事情内心毫无吐槽。在接受了事情之后对生活毫无质疑...
    不想取名字的大王阅读 176评论 0 0
  • 夏天,怎么能少了龙虾这位主角呢? 来个龙虾宴可好??!!
    排骨要增肥__阅读 557评论 6 7
  • 过去一年的付出, 收获了知识,财富,成长和回忆。 新的一年, 每分每秒, 都会用在愿望,梦想,使命和责任。 在这个...
    好香帅阅读 251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