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今年31岁,最怕父母生病
考验:
1、大舅生病需要高昂医药费,表哥一家只能借钱看病,请假照顾老人,家庭、事业受影响——中年人的痛
“大舅因患糖尿病并发症住院,两个月前在腿上上了支架,恶化之后又被迫截了脚趾。
大表哥挨个给亲戚们打电话,低声下气地借钱,好不容易凑够了十万块。
谁知道第二天医生说:一条腿的治疗就要十多万,两条腿可能要二十多万。
二十多万,对于一个靠着种地打工的普通农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表哥事业刚刚起步,却要经常请假,在医院陪床;母亲一大把年纪,身体经不起折腾了;媳妇刚刚怀孕,却无人照顾。一人生病,拖垮了一个家庭。
看到表哥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开始明白:没钱,尽孝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2、我31,即使有房有车,但一想到银行卡里余额的涨幅,比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我也很没有安全感。
相遇:
1、娜姐和我都住在一个老式小区里,日常工作就是带小孩、做家务、看看电视剧,生活不算拮据,但是也绝对谈不上宽裕。
前几天,我们在楼下碰见,娜姐说,她又在另一个小区付了首付。
“日子过得好好的,折腾啥呀,都这个年纪了,别压榨自己了。”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纷纷对娜姐的行为表示了不解。
但是一年后,那个小区的房价从5000一平涨到了10000一平,娜姐用了一年的时间,啥也没做,却把家里的钱翻了2倍。
我们羡慕她的同时,也只能赞叹她的好眼光。那个平时看上去毫不显眼的小区,随着周围设施的完善,就着房价上涨的大趋势,竟然能翻倍升值。
后来和她聊天才知道,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对理财感兴趣。本来想着换个利息高点的存款方式,没想到学到了点门道。
2、腾讯的一名老员工,工作能力一般,工资待遇也是中等水平,就是腾讯几万员工中非常普通的一位。
但是,这位员工在十年内积累了至少千万存款。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他每月收入除必要开销其他收入全部用来购买公司股票,一买就买了十年。
结果他积累下来多少财富呢?具体数据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从腾讯的股价走势中分析个大概。
腾讯2004那年上市,截至2017年6月30日它的股票上涨了439倍。
你想想腾讯的股票涨了这么多倍,当初买股票的1块钱,现在已经变成了439块钱。
同样是一天工作八小时,他积累下来的财富比其他同事高了几十倍。
所以,比起每月具体能赚多少钱,每年能攒下多少钱存在银行来说,一个人理解金钱、管理金钱的能力似乎更加重要和关键。
克服:
几百块的小钱通过理财也能变成大钱,没有理财经验,也能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这门技能。要知道,越早学会理财投资的方法,越早实现财富增值。
所以,提倡终身学习的有书,为你邀请到毕业于世界顶级学府哈佛大学,拥有超10年的理财经验,曾供职于德意志银行、摩根史丹利等国际顶级金融机构的投资界操盘手徐彬,为你独家私人订制了一门46堂人人都能用得上的理财课。
成长:
目前,已经有近10万人学习过徐彬的理财课程,他们中有还在学校读书想独立自主挣生活费的学生党;有在家里养育孩子不想脱离社会的的全职妈妈;有在职场打拼希望增加额外收入的白领一族;有想稳健投资、从容养老的中年一族。
通过学习科学的理财课程,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不再惧怕面临人生中的意外,更好地打理自己的生活,越理财,越自由。
所以,无论你是否有理财经验,只要掌握了课程中的具体步骤和知识点,你的理财投资不但会为你增加收入来源,而且可以实现财富增值。
总结:
优点:
1.这篇文案是介绍理财学习课程的,标题就很扎心,一下就能击中人们的中年危机,让人忍不住想看看,我作为一个30+的人对这个题目还是有很大共鸣的。
2.开头部分痛点场景描写很有代表性,人到中年遇到父母生病没有钱医治,父母不愿意拖累我们所以想放弃治疗,怀孕的妻子没人照顾,这些剧情其实经常在我们生活中上演,所以更容易产生共情。
3.文笔流畅, 用故事引起读者兴趣,用金句升华总结故事都恰到好处。
缺点:
归结到理财课程上这个部分对课程的展示太少,也没有列出课程里的学习内容有哪些,也没有举证说明这个课程的效果好不好,容易给读者造成犹豫,影响转化率。
建议:
在克服部分列举部分课程内容或学习目录,增强读者对课程的了解;成长部分增加学员学习课程后的积极反馈,促成快速下单。
金句:
王尔德说:“我年轻时还以为金钱最重要,如今年纪大了,发现那句话一点不假。”
以前女人的幸福是婚姻给的;现在女人的幸福是自己挣的。
国际著名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说:长期而言,你将来的财富不只取决于你目前赚了多少钱,而是你能拿多少钱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