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习19-21.11.23-金融营销学1

上个月底,自己做了职业规划,发现报考的专升本的专业不适合我的职业规划,当时考虑再三,决定换专业,虽然要多考几科。

但是昨天查考试时间,发现....4月份才考。因此1月我还是继续考我喜欢的专业看看吧。

今天开始到1月8号。我将每晚进行自考学习进度分享。


首先确认一下学习方向与范围

学习科目--金融营销

学习目的--了解与市场营销的区别,提取共通之处作为营销基础

学习大纲--没有学习资料与学习大纲,就自己摸索吧

课程目录如下

第一课:简单了解第一章中的主要概念,并做好笔记及思维导图

第一章 金融营销导论

第一节 金融的基本含义

一、金融营销的基本概念

1、市场营销的概念

市场营销是以促进和保护消费者与社会的整体利益为目的,在动态的经营环境中进行的最大限度创造和满足顾客需求的社会交换过程

市场营销活动:市场调查、产品开发、信息沟通、定价分销和售后活动等组成,经营哲学是以顾客需要为中心。

2、金融营销的概念

指金融企业以市场需求为核心,通过采取整体营销行为,以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客户的消费需要和欲望,从而实现金融利益目标所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

金融企业的营销目的

借助精美设计的金融工具以及相关金融服务以促使某种金融运作理念并获取一定收益

金融企业的营销行为(4P)

①产品:主要是开发和提供市场所需的各种金融产品

②价格:包括价格设定与调整

③渠道:包括营销路径设计、网点设置和中间商选择等

④促销:包括形象定位、广告宣传、公共关系等

金融营销的主要任务

将客户的社会需要转化为盈利的机会,即金融营销是以适当的产品价格、适当的促销方式,通过适当的路径和网点,适时地把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适当的客户

二、金融营销的核心概念

1、需要、欲望、需求

需要是个体缺乏或期望获得某种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客观需要的反应。

可被刺激、诱发、引导和抑制,但不能呗创造、出让、交易或消灭

欲望是个体对满足需要的目标事物的心理渴求状态,即个体的内在需要在一定环境下因目标事物鹅刺激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紧张与焦虑状态

需要转化为具体的欲望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个体内心存有不足之感

二是个体有求足之愿

需要与欲望的关系差别

需要是原始的、自然的、本能的、一般的,欲望是有条件的、有指向的、主观的、具体的

欲望的特征①无限性、②差异性、③反复性、④竞争性

需求是个体有能力满足的欲望,欲望是形成个体需求的前提,具备满足这种欲望相应能力的就是需求。

企业既要研究人们的需要与欲望,更要关心人们的需求。因此,金融企业更加关心具有金融运作欲望的金融客户所拥有的货币财富量,尤其是其可任意支配的收入量和闲置资金量。

2、投资与融资

3、金融产品

4、机会、成本、风险与效用

5、金融交易

6、金融市场

7、金融消费、金融消费者与营销者

三、金融营销的主要特征

1、无形性

2、非歧视性

3、不可分性

4、易模仿性

5、专业性

6、风险性

第二节 金融营销的基本任务与作用

一、基本任务

营销循环:除了产品销售和交易达成,包括市场信息收集、消费者需求分析、产品开发设计、渠道选择、价格制定、宣传沟通、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

市场营销的根本任务在于如何经济合理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金融营销管理的八大任务

1、金融信息管理:客户信息、宏观经济信息、经济政策信息、法律信息、消费信息、产业发展信息、竞争者信息、国际金融市场 信息、内部监管信息以及其他各种信息等。

企业应重视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不断采用科学的手段,加快金融信息管理现代化的步伐,提高竞争力

2、客户需求分析

3、开发金融产品

4、制定营销方略

5、提高服务质量

6、防范金融风险

7、提高金融效益

8、保证社会稳定

二、金融营销的主要作用

1、金融企业重视营销管理既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金融企业面对竞争环境提高自身生产和发展能力的实际需要

2、营销管理是金融企业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

3、金融企业加强营销管理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

4、我国金融业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必须重视营销管理。

第三节 金融营销的演变历程

一、市场营销的观念演变

1、生产观念

2、产品观念

3、推销观念

4、市场营销观念

5、社会营销观点

二、金融营销的发展过程

1、排斥阶段

2、引入阶段

3、广告与促销阶段

4、友好服务阶段

5、金融创新阶段

6、服务定位阶段

7、系统营销阶段

三、金融营销的动因分析

1、内部动力:金融市场出现的激烈竞争

2、外在动力:顾客需求的多样化

3、物质条件:科技手段的进步

第四节 金融营销在我国的兴起

目前处于初级阶段,表现为:

1、营销服务观念不强

2、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3、不重视试产研发

4、缺乏整体营销理念

5、管理决策简单化

6、投机意识浓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