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过一些同事,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很强,在做产品的时候,他们总是把产品格调拉的很高,不接地气。最后各项数据上不去的时候,他们理由是用户太low了。
对用户尊重和敬畏,我认为是做产品人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做人做事敬畏心很重要,他能够提醒你不犯错,当一个人没有敬畏心,就会肆无忌惮。中国人真正的教徒很少,所以只要法律规范不到位的,就会干一些让世界惊讶的事,什么地沟油,污染乱排放,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只要能挣钱,不管有什么影响,撸起袖子干。
做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对用户是不是也有这种态度,有一种自我的优越感存在,感觉自己懂了一些技巧,就能操控用户,用户在我们眼里就是小白。但是用我们自身的标准和技巧判断的产品,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吗?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呢?有很多人喜欢给用户打标签,高净值用户,低净值用户,值钱的用户,不值钱的用户。我们开始这样对用户衡量是否有价值的同时,其实就在内心拒绝掉了一部分用户。我们很难花时间思考用户需要什么,也不会站在他们角度做产品。
豆瓣和快手的用户的那个更有价值?我身边朋友大部分都是豆瓣的粉丝,很少是快手的粉丝。其实我也是一样,是豆瓣的粉丝,我手机里面也装有快手,纯属研究产品和用户。豆瓣的粉丝明显是互联网用户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欣赏高分电影,喜欢看书。快手的用户是怎样的一群人,看到网上一段这样用户分析 "一二线初高中生 & 夜场从业人员 & 发廊/美容院从业人员 ;三四线城市 & 城乡地区。社交圈较为固定 & 窄,没有能力 & 动力去改变社交范围 & 质量;社会地位较低,且缺乏话语权;颜值不高 & 才艺缺乏,但又极其渴望获得关注;价值观未成型,容易随大流;需要获得存在感。
这两个产品的用户群体质量,两级分化很明显,豆瓣用户质量高,快手用户质量低。但是两个产品谁的估值高呢?豆瓣近期没有公开发表融资的情况,不过看了很多投资人估值,应该不会超过10亿美金,但是快手的估值,今年已经超过30亿美金,去年快手获得百度领投的2.5亿美金,今年腾讯3.5亿美金。如果从资本层面衡量,豆瓣是没有快手值钱。当然我不否认,用钱评价产品有点粗暴。但是很难找到比钱更直观的方式衡量产品价值。
而且服务这些三四线城市的产品的运营就在一线大都市北京,这些产品运营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生活接触的文化,肯定和快手三四线用户的日常有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他们能做好产品?我认为就是源于他们对用户的洞察和敬畏,对用户创作的内容从内心的认可。
keso前几天在《有价值的用户和没有价值的用户》最后说了一句话,“企业赚不到这些人的钱,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价值,而是企业没有能力。没有价值只是掩盖企业能力不足的一个借口而已。”
所以产品运营出现问题,用户各项数据下落,要多思考我们对用户需求的挖掘是否到位?对用户是否缺乏敬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