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着手练习书写的第一天,本打算写“我为什么要练习写作”,但晚上刷抖音关注到这个热点事件事件,便打算就此事件发表些观点。
“这并不是医患纠纷,而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官方发言人说道。通过查阅资料才大概了解其中原委。其中一段视频确实触目惊心:在急诊室中,一位患者家属对女医生连捅数刀,导致医生经抢救无效死亡。还有一位微博网友发起了一轮投票,选项大概是“必须重判”“依法审判”等等。我是比较喜欢参与微博投票,仿佛能通过一些热点话题,找到自己的思维逻辑和大众的差异。出于职业本能,我点击了“依法审判”,但令我惊讶的是,选择重判犯罪分子的有7.8万,和我站在一队的有1.5万人。点开下方评论更几乎是一边倒的态势:直接枪毙、请求法院重判、这种人不配活着之类的话占据了大半个屏幕,给其点赞的人数更是高达几万人。
“医者仁心,但不能让医者寒心。”出自某知名媒体的报道,确实如此,我们都将医生称作白衣天使,医生穷尽所学,治病求人,为病人减轻痛苦,拯救无数生命。犯罪嫌疑人不仅将刀子刺向了医生的身上,也刺痛了我们民众的内心,伤害了民众的社会感情,挑战了公众的忍耐度。给我们这个温情的社会浇上了一盆凉水。广大网友齐声发出这样的呐喊也是人之本能所系。
在广大网友的朴素正义感下,我一下子回忆起了老师讲过的现象,“网友往往带有非理智性。”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贬义,因为确实如此。如果将此事件本质简化出来便是,“一个人杀害了另一个人”;逐渐的充实它的要件则为,一个人杀害了一个医生;再则,“一患者家属在急诊室连捅数刀将医生残忍杀害”。随着要件的丰富,民众的忍耐度也在降低,逐渐突破社会的道德底线。我想请大家做个回忆,2019年9月,一位男子在街上捅死一位年轻的女律师。当时并没有引起社会如此大的反响,只是在法律界或者说律师界引发了一些“论律师的自我保护”之类的话题,并很快消失不见。2019年12月,一位新入职小伙追求女同事不成,将女同事当街杀死。这一消息在抖音获得2.2万点赞数。这类不幸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职业身上。但本质都一样,“一个人杀害了另一个人。”不同的是,医生-律师-职员。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职业的身上所引发的社会反响会产生如此大的不同。医生的伟大和崇高不容任何人诋毁;律师同样也是帮助他人,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一位普通的外卖小哥或者快递小哥顶着烈日和寒冬为我们送来饭菜和物品,帮助我们生活更幸福,他们也遭遇过不幸,也值得社会人群为他们鸣不平。
让道德的归道德,让法律的归法律。
网友的热议评论值得尊重,意见分歧值得尊重,基于普罗大众朴素的感情,出于对医生崇高的敬意,我们都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支持正义,提升社会温度。只是,这已经是一个法律问题,应当由法律的程序去解决,用社会对这种残忍行为的惩戒规则去解决。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仅应该是站在一边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