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回答:“绘事后素。”
我爱看战火硝烟中驰骋疆场的飒爽英姿,人生之布上铁血的红与黑奏成交响;我爱看烟雨江南里凭阑远望的憔悴背影,宝蓝色的愁思与哀伤诉尽平生无限事。但我最爱看的,莫过于滚滚红尘中一颗岿然不动的心——那是圣洁的本色,虔诚的素心。
生就一颗素心,即生就一怀悦纳人生万千变化的隽永。拒绝先入为主的臆断和成见,留给未来以无限可能性。如此,人才能“完整地拥抱白天与黑夜”,遍尝斑斓的人间烟火。
虬
于此隽永背后,我们亦可窥见两种贤明的人生态度。
其一谓之淡泊宁静。择素色以为底色,恰是对种种浓墨重彩最自然的调和。这意味着,人不会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汲汲俗世中迷失自我的本性,也意味着,人不会被所谓的与生俱来的“使命”冲昏头脑。拥抱素色,即化解了这些如茧房般束缚着人,由此,人才能以一种洒脱的姿态,享受天赐予的安宁与自由,品味生命的纯美。
其二谓之纯真虔诚。“凡心所向,素履之往,独行愿也”,择素色为底色背后的信仰与坚守又怎可与生命的灰度同日而语?灰,是丧失了对世间善美、人情冷暖的体察后,自暴自弃的“生命之轻”;素,则是“在黑白里热爱彩色”,坚定地甩开身上的包袱,轻盈却沉缓地走向心中信仰的成熟、踏实。以素色为底色,才能在杂乱色彩纷然泼来时,坚守最初的信仰,虔诚地走向心灵的天堂。
日出
多少人流连于百转千回的流光溢彩,待时间如指间沙般匆匆流逝后,迷茫在一片空虚之中;多少人自囚于生命的灰度里不敢迈步,与那斑斓色彩擦肩而过后,终含悔恨郁郁离场。怀一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素心,渺小的我们终觅得人生真谛
白色,是赤橙黄绿蓝靛紫的糅合。
素心,是酸甜苦辣人生味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