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想起姥爷,算起来,姥爷去世至今已六年有余。我写过一篇《念姥爷》,那是他刚走的时候写的,当时因为悲痛,写的简单。如今又想起他老人家,倒是也勾起不少关于他的记忆来。
一
姥爷2010年因食道癌去世,得了这个病最痛苦的就是不能正常饮食,所以可以说姥爷是被活活饿死的。记得我在他去世前回家看他,当时我见到姥爷,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是一个骨瘦如柴、气若游丝的老人,他蜷缩在床上,没有了半点以往神采奕奕的样子。我难过地走到他床前跟他说话,他意识还很清醒,见到我十分开心,还微弱地跟我说:“过来跟姥爷亲亲……”,我靠过去抱着他,心里异常难过,眼泪也止不住涌出来。那时他已卧病在床半年左右,所有固体食物都不能进食,甚至一些像粥一样的流食也不能下咽,只能靠吸管吸点白开水维持生命。
然后第二天,姥爷就去世了。
二
小时候,我在姥爷家呆了很长时间。记忆中,在我很小(大概五六岁时)的时候,姥爷是很严厉的,我还有点怕他。记得有一次,姥爷家炸油饼,姥姥在做油饼,姥爷在下面烧火,我现在旁边吃了几块炸好的油饼后有点渴,顺口就说“姥姥我渴了,我想喝水”,姥姥是个慈祥和蔼的人,她笑着让我去堂屋喝水,而一旁的姥爷却发火了:“油锅前不许说喝水!”我悻悻地跑去堂屋,差点委屈的要哭了。姥爷那个年代的人,规矩多,对他的子女一贯严厉,对我们下一代其实好多了。
后来长大了些,发现姥爷其实也没那么可怕,相反,他年纪大了也越来越喜欢小孩。他没有儿子,只有四个女儿。三女儿也就是我三姨是跟他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也是在他家里长大的。姥爷很疼他们,逢年过节也盼着我们这些不生活在一起的外孙们去。
姥爷有个手艺活儿——扎灯笼,他用一些竹篾、彩纸、浆糊等材料,不一会儿就能扎出一个漂亮的灯笼来。老家有个习俗,出嫁的女儿过元宵节的时候要跟女婿一起带着孩子回娘家过节。这个时候我们都很高兴地去姥爷家,因为可以得到姥爷扎的漂亮的灯笼。姥爷总是乐呵呵地帮我们做,又笑眯眯地看着我们打着灯笼去玩。我们每次拿到姥爷新做的灯笼就会自豪地说:“姥爷扎的灯笼比卖的还漂亮!”姥爷听了很开心:“以后姥爷每年都给你们做!”那时候真觉得有姥爷在,就不愁没灯笼打。虽然长大后元宵节不再打灯笼,后来市面上也有了各种花式灯笼,但我总觉得没有姥爷做的好了。
姥爷有抽烟的习惯,这个习惯不知从啥时候开始,一直延续到他去世。我妈妈姐妹几人劝过他几次,但他始终没有戒掉。他最喜欢打一种长纸牌(具体叫啥名我也不太清楚,网上说好像是花花牌),以前他经常和附近的几个老大爷一起,抽着烟,聊着天,一打就是一下午。姥姥去世后,为这两个坏习惯,妈妈和我三个姨没少说他劝他,但他不是笑笑,就是有些生气地反驳,想想也是,如果连自己的嗜好都被剥夺了,那么姥爷的生活也就没啥乐趣了。
姥爷年轻的时候当过兵,据说是去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以前我们去他家,他经常坐下来,抽着烟,泡杯茶给我们讲打仗的故事。他讲的慢慢悠悠的,不时吸口烟、喝口茶,像一个说书的老人,讲着过了年代的故事。我们围在他身边,抬着头认真地盯着姥爷的嘴巴听着,姥爷的眉目安详,嘴角带着笑意,嘴巴慢慢张开,将他经历的岁月向我们娓娓道来……
姥姥先于姥爷去世,姥姥在世的时候,家里被收拾的井井有条,从不用姥爷动一下手。可以说姥爷是传统家庭男主外的代表,他对家务完全没有概念。但姥姥走后,他却做起了细碎的家务: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竟也做的有模有样。当时三姨和三姨夫外出打工,姥爷带着三姨的三个孩子,也磕磕碰碰过了好几年。虽然妈妈她们会说姥爷收拾的不干净,但在我看来,他能做成那样已经很好了。
三
姥爷是我第一个见证了整个下葬过程的人,可能正因为如此,姥爷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经常梦到他,梦的内容千奇百怪,甚至有些是噩梦会把我吓醒。但更多的是他生前的各种情景。有个情景印象深刻:阳光下,姥爷蹲在他那个土坯房沿下抽着烟,看到我们来了,他乐呵呵地起身,老远就迎接:“哎呀,我**(我们的小名)来了!”醒来发现只是个梦,只能湿了双眼……
姥爷曾对我说:“我要是能看到我外孙女结婚生子就好咯”如今,我已顺利结婚并有了孩子,可是,姥爷,您却再也看不见了!
六年了,姥爷,您在天堂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