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送完多多,写完日记,就回家拿了背包到地铁站,如约和笑笑妈妈一起去宜家购置森林小屋还缺的一些物件。我们笑称:我们一起出来逛是一个失误的决策,看到好看的都想买,还好两个人商量着,不必须的都没买,忍痛舍弃了很多。
人到中年,越来越发现懂得“舍弃”是一项大智慧。生命过了一大半,而且是精力最旺盛的阶段,到了越来越“廉颇老矣”的时候,不在你不必要的事情上花费体力、心力和财力是一个有意义的抉择。
昨天我们搬了很多东西回来,为了节约一些开支,全凭人力坐地铁搬了回来,除了零零碎碎的物件,还有4张小桌子和5个小书架,坚持到回家已然是尽了全力。
我在想人很多时候在做一件事情不是因为它容易还是难而去做,而是因为我们有了决心去做它,这就是《黑暗中对话》的创始人张瑞霖先生在序言中说到的“一团火”,对我而言的那团火就是,构建一个更适宜的小环境,对孩子和父母而言,即便很小,但是在这个家族根基和支持越来越淡漠的环境下,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支持。
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它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对于那些在苦难中的人而言,我们希望有别人去帮他们,因为我们都很忙。而那个“别人”就是一个个我们自己。如果不改变,谁也无法排斥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的可能性。而那一个个我们眼前的受难者都是在代替我们为这个时代付出了代价,谁也无法说下一个不是我们。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武大的一名学子失踪,对来自贵州的这个贫困家庭如晴天霹雳,视儿子为家族期望的父母绝望昏厥,旁人看着除了可怜他们,也无能为力。还有前两天看到“辱母者被杀,其子被判刑”,每一天都有各种负面的新闻在喂养我们的焦虑和麻木,人人过着岌岌可危、如履薄冰的日子,这就是我们的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摘自《双城记》—狄更斯)
每一种意外都有其必然性,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系统的参与者、受益者和受害者。想明白这些,我们会绝望、会无力、会真正的慈悲,也会从尘土中扬起,尽自己所能,做一点点让自己心安的事情,不求大,不求快,不求个人的得与失,仅仅只为“心安理得”的度过这属世的日子,一天又一天,不多也不少,在每一个当下作出最好的选择,仅此而已,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