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躺平插图】
这几年社会上流行着“躺平”这个新名词,真令人非议所思,对此有多种不同的论点和看法。但不论什么因素导致而起,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万万不可模仿和采取的。因为这种论点是一种消极怠工、毁灭人意志荒谬的论调。也是那些长期依靠父母亲生活,以及带着侥幸心理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懒汉人之谈。也是一种害人害已可怕地行为。
根据哈佛大学对一大批毕业的天之骄子详细统计,在智力、学历、环境条件上相差无距之下。在临出校门前对他们作了对人生目标的详细询问调查,结果是这样:27%没有目标;60%是人生目标模糊不清;10%有短期规划而没有长远目标;仅仅只有3%的人有长期人生的计划和目标。
25年后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生了这样的结果:3%有清析长远目标的人,他们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奋斗,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成功精英,其中有的成了行业中的领袖;10%有短期规划的人,大部分都成了各界中层人士;60%对人生目标模糊不清的人,基本是工作平稳,不缺吃穿,但没有多大的成绩过着平庸普通的生活;27%没有目标的人,生活基本都不如意,多数处于贫困低下的水平,整天怨声再道,抱怨世道不公平,怀才不遇,怎么不给自己机会……。
【努力攀登走向成功图片】
从以上的跟踪调查可以得知,就连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27%毕业生而因为没有长远规划,不继续努力都会沦落到那样的地步。可想而知一般普普通通的人“躺平”后会是什么的结果呢?势必将会是如下结局:其一,父母亲逐年衰老,他们总不能养活你一辈子,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呢?其二,你将会走向妻离子散、家庭分崩离析,亲戚朋友们远离而去,最后成为一个孤家寡人——让父母亲为他后悔!为你叹息!
那如何改变这种消极的思想和行为呢?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认真思考人生的过程。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一生都有一个艰难吃苦的阶段,而各有不同,有少年时,青年期,中年段,以及老年时期。一个人力争在少年和青年阶段努力学习知识,掌握一套自食其力养家糊口的本领,这样就会为后半生的生计奠定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苦尽甘来。
第二,克服消极怠工的惰性,走出“舒适区”。好逸恶劳过舒适的生活是人最容易向往的,安逸会令人舒适,但却是可怕危险的。如果你贪婪安逸,那危机就伴随着你。你想摆脱危机那你就必须坚决从“安逸”中走出来。
【 责任和担当图片】
第三,控制自己的情绪,放纵喜怒哀乐的情绪,除了会影响别人的情绪,而且还会造成别人对你的看法。相反有节律,有修养,有毅力,有规划目标的人相应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在事业上也一定会获得成功——走得更宽更远。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讲:“人生的确充满了苦难,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活着的理由”。反问一下自己,我们生来难道只是为了吃饭和穿衣吗?我们不光要有社会责任,而且对家庭还要有担当。我们的手有很多功能,可以干很多的事情,我们的腿和脚可以行万里路程,我们五官和皮肤可以感观五彩缤纷的世界,用我们的智慧可以创造出很多很多奇迹和财富。在这一次一次的劳作过程中,自己也会享受到一些一些的乐趣,也会给别人带来一定的幸福和快乐!难道这快乐的人生不值得庆幸和追求吗?哪还有什么理由要“躺平”呢?
韦理胜编述
2025年5月16日于蒲城
【作者在福州连江海边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