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
6月12日
这一天,注定对我是不平凡的。11日下午收到王焱老师邀请回顾第一板块的课。第一板块,好几个月了,记忆都模糊了,作为学员,我很想知道学过了什么,以便于延续与连接。拿着这个感觉,在王焱老师的帮助下,开始了准备。以时间为线提炼课堂精华、要点、感受深的,念念不忘的,还有丽晓老师传递的“导师”精神。
打开电脑,找到一些文件,仿佛敲开了阿里巴巴的山洞,记忆一点一滴都激活着,一番搜罗下来,宝藏那么多,那么难以取舍。王焱老师说,五到八分钟,这个时间是不够的,我自信自己能在快语速下保持口齿清晰,那么,来吧。
然鹅,偏偏单位网络不通,手机上吧。一通突突突,聊天区一篇好评,然鹅,晚上看到晓艳老师发的回放,妈呀,由云入泥:手机的角度不对,人在画面里很奇怪;可能是紧张,也由于当时那把椅子不舒服,我的身体一直在晃,胳膊和手指的小动作也多;语速过快,几个地方显得上气不接下气,可我当时是没有这个感觉的;还有,超时,从注意力的角度讲,大家怕是要听乏味了。
颓颓然,且森森的羞愧,更感到大家的包容和托起。深吸气,我不完美,但我深深的,全然的爱和接纳我自己,而且走在越来越好的路上。
写出了第一天的课程回顾《半夏榴花开,精准乐学来》,不怕出列,照见自己!
6月13日:
知识层面:上午左脑知识,下午注意力
导师特点:丽晓老师善于在点上延展开拓,给你一只金箍棒,撬动什么看你自己的内力和功力。宋少卫老师标准学院派,课程有板有眼,一目了然。
佩服他的:选题符合广大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夯准目标,持续十几年孜孜不倦,数据详实,研究精透,课程成熟扎实,可操作性强,样式生动,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者的样子,也是我们研究学问时,非常值得学习的。
6月14日:
上午的个案,感受最大的是丽晓老师对孩子的接纳:创伤无大小,丽晓老师无不挖到根处;错题为镜,精准聚焦,一层一层,耐心剥洋葱,在对数据的经验掣改写里委婉的引导孩子理解写对数字的深远意义;孩子们任性了,丽晓老师说,他们就是这样的孩子啊,天性如此,父母要接纳,懂她,父母要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陪伴孩子慢慢长大。同时,觉得秋玲老师很伟大!
关于提问,艳红老师高水准的提问,丽晓老师一一解答,答完了还很开心,“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悦乎”,可能就是她彼时的心境吧。这群导师班同学,实在是超级牛,一群牛气哄哄的人拽呼呼的跟在女关公后面,那画面太美,那笑容太美,灿烂笑容能晕透天边如锦云霞,那是千晓军团的美好前景。
然而,路还要踏踏实实一步步走,课程结束,丽晓老师嘱托:写分享,就像我们做老师的苦口婆心的站在讲台上。关于学习,有个很经典的说法:把学校教给你的全部扔掉才是教育。所以,这三天的分享一口气写下来,没谈专业,那些写在笔记上的都要用出来才有意义,在践行中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悟透,只谈感受,和辛苦几天的有大爱的,爱心一起就排山倒海的丽晓老师,和热爱学习的军团的亲爱的导师们随便唠唠。
期待更多更好的同行![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