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问你:“对于你的孩子来说是成绩重要还是自我情感表达重要?”你肯定会很懵圈,因为或许你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许你会脱口而出选择成绩!
记得微博上有过这样一条帖子:“最心寒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这句话前天我在孩子的家长会上,也听一位教育专家提及,她说:“老师最大的悲哀就是亲手栽培了一群白眼狼,学生跟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越来越淡薄,甚至经常出现紧张的师生关系。学生除了在班上听几节课外,私下跟老师基本没有沟通,像陌生人一样,何谈感情?”
晚上,老公还没下班,我让两个孩子分别给爸爸打电话表达我爱你。小宝拿起电话就说:“爸爸,我爱你。爸爸听了很惊讶,貌似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很快就回了一句,我也很爱你。”大宝说:“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聊了几句后最后说妈妈说我爱你。”
这是两个孩子在生活中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小宝2岁多,性格开朗绽放,心里想啥就说啥。大宝快10岁,对爱的表达多了几分羞涩和胆怯。我在反思自己,在养育大宝时根本没有思考过他的情感表达方式这个问题。
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把孩子当成了心中至宝,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但是,为什么现在孩子跟家长的关系、跟老师的关系、跟朋友的关系、跟社会的关系却越来越淡薄?分享3点个人观点。
1、父母的包办,造成了孩子的无感
包办型的父母,从孩子呱呱落地开始,一家人所有的焦点都放在孩子身上。牛奶、尿不湿、衣服等等日常用品都要用最好的,学校要选最好的,老师也要打招呼千叮万嘱,回到家孩子什么也不需要干、不需要想,一边做作业一边水果美食伺候着。
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孩子,虽然生理年龄长大了,心理年龄却还是一个婴儿,父母剥夺了孩子自己去探索和体验生命的权利。在他的概念里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味觉都是麻木的状态,如一潭死水!他根本感受不到父母的辛苦、感受不到老师的付出、感受不到朋友的友谊,因为这种感觉他从未有过,他的心里只能装得下他自己。
2、父母从不跟孩子主动表达情感
中国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基本都是扮演着幕后英雄的角色。自己在外面起早贪黑,加班受气,回到家从不会跟孩子提及,只要是孩子想要的父母再苦都会满足!
每个父母的内心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但是,在外面的辛苦,你不跟孩子恰当的正向表达,他能感受得到你的爱吗?如果你不跟孩子聊聊关于你的事情,你的感受,他又怎会懂你的期待?当然,父母抱怨式的对孩子吐苦水是错误之举!
有很多爸爸妈妈明明很爱孩子,却从未跟孩子说过爱的语言:“我爱你。”殊不知,因为你的羞涩可能直接扼杀掉了孩子未来对美好事物爱的表达。他的生活中也会充满羞涩、不好意思、压抑!
3、只要成绩好,其他无所谓
家长们聚在一起总会拿自家孩子的成绩来炫耀攀比,只要成绩好、只要能考一所好大学,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好大学就是父母给孩子定下的终极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品格,对父母没有情感,就算他考上名牌大学又怎么样?他会高傲、自满、没有合作精神、没有孝心,我想这样的人就算成绩再好,也不会有很好的前途,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
爱孩子就勇敢跟他表达,哪怕第一次你会很难为情很难开口,但是当孩子接受到了你的爱,主动跟你表达他对你的爱的时候,我想你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对于孩子来说成绩的确很重要,但是孩子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完整的人。有完整的五感体验,有丰富的情感表达,才更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让我们勇敢跟孩子情感表达、情感共鸣吧。我们喜欢什么、期待什么,不妨直接告诉他们,让他们懂得回报和感恩,懂得一切并不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这样,他们也会勇敢的跟老师、同学、朋友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独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