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管理
1.估算时间
“侯世达法则” -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人们做事时的真实境遇: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呢?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 - 熟悉 or 陌生?
实际上,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该任务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只有完整地执行一次任务,该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悉”之后,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
对学习来说,任务“陌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常常需要花费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的时间。(我们必须处理未知,而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无法逾越。)对工作来说,任务“熟悉”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工作本身是一个应用已知的过程。
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成熟(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及时行动
“现在就开始”
拖延的本质 - “恐惧”
内部的恐惧: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
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
只要接受了必须完成的任务,你就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时间必然越走越快。而且,你现在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来。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
3.直面困难
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回避困难”
拖延的人也并非不努力,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去做事,但做的只是很多简单的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了恰当的借口。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所谓效率,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够衡量的。
恶习:“专做简单的,回避困难的。”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
4.关注步骤
“三思而行” - what(内容 - 何事)、why(原因 - 何因)、how(方法 - 何法)
任务的内容和原因常常不言自明,而方法却并非唾手可得。所以,当我们面对某项任务的时候,内容与原因都已经基本确定了,需要思考的就剩下方法了。当然,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人物都可以有一个人独立完成。
要学着像一个项目管理者那样思考。他们更多地关注“方法”,他们会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落实没一个步骤,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会有效地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够切实可靠地完成任务。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
5.并行串行
在任务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思考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串行 or 并行。
“提高效率” - “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
如:跑步+听音频,写文章+听音乐,等班车+看书
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如:跑步 + 听有声读物
并行两个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执行者足够了解这两个任务,且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即,对执行者来说,这两个任务是“主动并行”的。被动发生的并行任务往往只能使效率变得更为低下。
当一个任务比较庞大,需要划分为多个步骤或者多个子任务的时候,对这些子任务之间的关系需要仔细甄别。甄别后,可能会因此产生若干个行动方案,而针对这些方案可能还需要反复衡量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如:烧水泡茶
让自己拥有“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切分自己的时间。应用这种能力时,要先坐下来制定一个工作列表,把任务罗列出来,然后把自己的时候“切片”。
如:“20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
尽管锁起来很简单,但其实需要反复应用才能把这种简单的思考模式变成习惯。一单养成精细拆分任务的习惯,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
6.感知时间
《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事件 - 时间日志”,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
基于过程的记录,不仅更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而且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想尽一切方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在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即“与时间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