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页码:前言—第一章(p1--p28)
01“重写者” 同许多作者一样,我写作并非始于一个清晰的观点文。写作帮助我对某事的所感及所知,因为后续的每次修改都推动我进入更深层的发现中,而不知何时停止。
感悟:很多时候并不是想好了才写,而是在写的过程中,慢慢想清楚,修改时则进一步梳理自己的思路。
02我内心也在经历着“教学勇气”的潮涨潮落,且多处于潮落状态。
教师们的日常工作,我们的教育学,等于攀爬高山峻岭。
感悟:虽然工作17年多,但是对教学的热情真像坐过山车啊,起起落落落……挫败感和无力感时有出现,但是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很多人都这样啊!有些许安慰了……
很多人说教师这份工作很清闲,但从来就不是吧!每天要面对的教育故事,没有一点教育机智和强大的内心真的接受无能。但是,也正是在一次次攀爬挑战的过程中,慢慢到达了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是同类人也许永远理解不了。
03(教师)他们每天都要跟那些为社会病态所伤害的孩子们打交道,而其除了他们没有谁决意医治这些社会病态。
感悟:碰到各种学生问题时,一开始总想以观音的形象出现,试图解救一些人,改变世界的某个角落,可慢慢发现这些问题根本不是一时一刻可以解决的。处在大的社会环境中,孩子们早就被病态的社会浸染了,其实大人也是一样的啊!
虽然明知个人力量如蝼蚁,小得可以忽略,但总期待这蚍蜉撼树的奇迹出现,这也许就是教师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教学勇气?
04人际关系中的互信是学校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却被忽略的因素。
建立在诸如同理心、承诺、悲悯、耐心以及包容能力。
感悟:互信。先有互相、彼此、双方同时,才有信任的存在意义,单纯某方面,互信根本就不存在的。
05教学中的困惑有3个原因:
我们教授的学科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因此我们的学科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我们教的学生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己。
感悟:教授的内容和对象已经够复杂了,居然还有最根本的因素—自我认同。如果没有自我认同,教师也许就是机器人似的知识的搬运工,教师仅仅是教授知识吗?绝对不是啊,对自我的认同,才能支持教师长期地进行教学研究和关注学生问题,可是啊,自己认识自己,说起来简单,真正要认识自己也是很大的挑战。
不过,没挑战的人生哪有什么好玩的呢?
06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
感悟:一旦开始行动,一切的难题都将瓦解。在行动中掀开蒙面的面纱,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清晰。
07.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起来。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出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为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教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此刻所谓的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无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多蠢!我居然以为已经掌握了这玄妙的艺术——那比茶叶占卜更神圣、即使只领略一二也非凡人所能及的玄妙艺术。
感悟:有时讲课学生参与度高,即使口干舌燥也很开心的。可是,当自己唱独角戏时,那真的累人累心。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真的是学生开始了理性思维所以选择更多思考吗?显然不是,这段时间用加分激励举手表达的情况,不知对不对,但至少上课不那么累了。
08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
感悟:每当有名师上课时,大家都趋之若鹜,想一睹名师风采,最好能学以致用。于是“克隆名师”的现象时又发现,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其实,名师的名,主要得益于其自我认同和完整。名师是克隆不了的,就算披件同样的外套,也是东施效颦,真正重要的是充实自己,获取自我的认同和完整,每个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个体,学方法学思维可以,但最好不要克隆。不过,方法和思维,也许都是克隆呢!
09学术生涯使他历经痛苦,他要把同样的伤痛加诸于学生—这是对自我本身深感困扰的痛苦。
到底有多少教师将他们自己的痛苦加诸学生?这种痛苦就是来自于:他们正在从事的从来不是,或不再是他们真正倾心的工作。
感悟:情绪化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教师一旦把自己痛苦的情绪加诸于学生,那就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彼此如果没有自我认同,教师也许就是机器人似的知识的搬运工,教师仅仅是教授知识吗?绝对不是啊,对自我的认同,才能支持教师长期地进行教学研究和关注学生问题,可是啊,自己认识自己,说起来简单,真正要认识自己也是很大的挑战。
不过,没挑战的人生哪有什么好玩的呢?
09学术生涯使他历经痛苦,他要把同样的伤痛加诸于学生—这是对自我本身深感困扰的痛苦。
到底有多少教师将他们自己的痛苦加诸学生?这种痛苦就是来自于:他们正在从事的从来不是,或不再是他们真正倾心的工作。
感悟:情绪化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教师一旦把自己痛苦的情绪加诸于学生,那就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彼此折磨了。
归根结底,教师的情绪化来源于对自我本身的困扰。
从事真正倾心的工作?这可能是一种理想,很多人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真正倾心的。这样的话,怎么办?也许,像《THIs is us》里面说的那样,即使是一个酸酸的柠檬,也可以把它做成一杯柠檬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吧!这也是老辈人说的干一行爱一行。虽然一开始很难,但是如果自己不发现和创造乐趣,那哪里是工作,分明就是在慢性自杀嘛!
10.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
感悟:遇到不同的学生,遇到不同的问题,也遇到不同的自己。
11.我们远离学生,远离学科,将暴露我们自己的危险降到最低,却忘却了距离使我们的自我封闭,这样的生活更加危险。
感悟: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可是,世人认为对的就真的是正确的吗?
以前没有感觉,工作后,真的慢慢学习自我保护,可能也不是保护,而是逃避。远离一切有可能带来危险的事物,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作茧自缚。
12.学术界对主观的偏见不但迫使学生写作的用于贫乏(用“普遍认为”代替“我认为”),而且使他们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认识变形了。
感悟:学术界的客观性有时确实奇怪,明明就是我的发现,我的感受,可是不能主观,要客观,但是外衣客观就真的客观了吗?
事例里的学生问题问题真的太神奇了,长期的结果就是人都不敢用“我”来表达了。
13.教师们常遭受解体的痛苦。
这种痛苦来源于切断了我们自身真实的联系,切断了我们投身教学热情的联系,也切断了与心灵的联系,而心灵才是干好所有工作的泉源。
感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情是可以及时补充的能量棒。
14.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自我独特性,我们就能学到展示而非掩饰自我个性的技巧,优秀教学则从中产生。
感悟:标准答案,参考答案……很多时候老师会把学生往这里引,自我的独特感受会被忽略;同样,我对自己的独特感受好像也过于忽略了,得改。
15.师徒和师生就是源远流长共舞的舞伴,教学的一个伟大收益就在于它每天都给我们提供重返舞池的机会。
感悟: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从来就是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