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作业设计是减负研究的热门话题,《关于组织开展郑州市中小学实践性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对郑州市中小学实践性作业评选颇具导向性意义。
通知中指出中小学的实践性作业中小学学科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不包括书面作业和基础作业);跨学科综合性实践作业。这一作业类型打破了我们常规对作业的认识,呈现出追求有效的作业、创新的作业、个性的作业。
有效的作业不只是关注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于否,更要关注学生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成的意向和程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创新的作业是为了实现学生对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是为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梳理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减轻学生过中年的可也负担,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成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体验成功乐趣的活动。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把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个性的作业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他们在不同层次的作业上获得相应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收货,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这与课标中“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科素养。”不谋而合。
本次参评的作业案例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作业目标设定、作业内容设计、作业特色说明、作业结果反馈。
作业目标设定要求细解读学科课程标准,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正确认识学科本质和学科核心价值,明确本学科或跨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并细化对应至作业所属的主题,科学设定实践性作业目标。
作业内容设计要求依据实践性作业目标,并参照评价标准,整体设计实践性作业具体内容,以真实或拟真且富有意义的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的问题、任务或活动;作业设计要体现与学科相关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结合点,体现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特征,促进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作业特色说明需要简要说明作业设计所体现的探究性实践性等特征,所体现的学科特质或跨学科综合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说明作业如何体现必备知识迁移运用和解决复杂、不确定问题的能力,如何强化情境设置和任务驱动,进而让学生在完成实践性作业的过程中形成关键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作业效果反馈是根据作业实施实际情况,简要撰写作业设计与实施评估报告,包括作业的素养指向、综合程度、复杂程度、实施难度等要素在作业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效果及存在的不足,可用数据统计辅助分析,同时反思作业实施效果,思考作业改进办法。
我们追求中小学实践性作业可以说是我们追求作业建设务实求新,突破现状的尝试,是我们期待赋予作业个性化新生命的的持续追求。当我们立足语文学科,关注学生本体,落实语文素养于每一节课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使作业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