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要做一件事而有犹豫时,和朋友或者亲人讨论,常常得到的回答是:“三思而后行啊!”于是你三思而后就没有行了,因为要不就是失去了时机,要不就是三思觉得不可行了。
其实你如果不三思而后行,你已经成功了!当然也可能失败,但至少不会有三思的纠结,未行的后悔。世人只知道“三思而后行”,不知道原文其实是这样的: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以我解孔夫子的意思应该是:季文子这样的人,做事不用三思,只要再思就可以了。这只是针对季文子而言!其他人呢?你要根据自己的性格来决定你是否要三思而后行?如果你是个激进的人、冲动的人,最好是三思,如果你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再斯可矣!孔夫子从来都是因材施材,三思而后行是世人错解了圣人意啊!
当有人说他已皈依三宝,不能喝酒吃肉之时,总有人会说:“你太执着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嘛!”这句话也成了一些不守戒的出家人的口头禅。不知道断了多少人的慧命,着实是可悲之极,我们来看这句的出处《济公李修缘》中的原话是什么: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呜呼!多少世人因为只看前两句而进了魔道?当来之世我如果入魔道,也是吃了这两句的亏了!酒肉穿肠过时,如果是为天下苍生,也不失为菩萨心肠,如果只是为贪口腹之欲,还有什么脸面说佛祖心中留?济公之“酒即是水,水即是酒”我辈能做到否?济公吃了两只鸽肉,吐出两只活鸽,我辈能做到否?如果做不到,还是好好从头修来吧。
再来说说老子《道德经》中的这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于是乎批评之声四起:怎么能这样啊,太没有人道了,老子的思想是不是有问题啊?孰不知纵观《道德经》,老子并不是在教人治国治民治兵,真实的是在教人修行啊,这句和佛家的“众生平等,生佛不二”有异曲同工之妙!老子讲的是天道之下的人道,不是人道之下的天道。
诸如此类之事多如牛毛,望诸位读书切不要人云亦云断章取义,定当要有独立思考全面贯通。
正当写完时突然反省:上面是否也是我的断章取义?岂不是误人更深?读者当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