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前言
在“互联网+”时代,世界的各方各面都被它填满,归根结底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幕紧接一幕的场景中。过去的场景是具体的,而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互联网把握住了人类的特性,让人们总是处于碎片化的时空场景之中,从而控制着我们的日常。
了解场景
“场景”
原初意义是电影和戏剧中的场面、情景,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过程,或者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在电影和戏剧中,不同的场景搭建表达着不同的意义。而正是通过不同场景的衔接,完整的故事情节才得以呈现。
互联网+ &场景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处在具体的场景中。正如有些哲人所感慨的: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其中的演员。只是在互联网领域,场景这一古老的概念被重新定义,并在商业运营中展现出了惊人的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总是处于碎片化的时空场景之中。基于游戏、社交、网购等互联网行为的应用场景,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常态。其中,那些能够触发用户沉浸式体验或者长时间停留的应用形态,如视频、游戏、微信社交等,可以被理解为入口场景;而能够借助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完成交易的网购形态,则可以被理解为支付场景。
移动时代,互联网连接一切的本质愈发凸显,并不断整合和重构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维度。万物互联的到来建构了基于人们碎片化场景的生活新形态,使人们越来越处于邓肯·沃茨(Duncan J. Watts)所强调的“小小世界”(Small Worlds)中。这个“小小世界”基于碎片化的场景,将不同群体中的不同个体连接起来,满足了个人和社群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并以此展现了互联网的连接价值,提供了个体的情感认同和归属。
这种场景连接表现在互联网行为上,就是如上所述的应用场景和支付场景:通过百度地图直接链接到Uber的订单页面,或者在美团、饿了么下单快速外卖,等等。
“互联网+”时代,场景被重新定义,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商业能力,甚至是一种生存形态。场景的强大连接能力使其成为互联网入口的重要方法论,也成为移动互联时代商业竞争的主要场域。借助于万物互联的推动,场景革命正悄然而来。
图片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