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子涵
理想恒久灭亡,悲哀墨浓渗入腑脏,隐士诞生,隐士死亡,时代依旧嬉笑。
——题记
他们是离散于北辰的星,他们是落脚于曲径的根,他们是时代不堪抬起的一张脸,他们是时代不敢忘记的一场梦,他们是隐士。
时代,让他们成了独步天下的孤狼。神州虽大,难寻寸土安下瘦弱之身;时光永流,难觅片刻立住迷茫之心。或许,他们只得用自己的独行做往哲的骊歌,只得用自己的哀情换天边的流云。夜深人静,他们对月长啸:“时无英雄,竖子成名,生我何为?”
英雄和隐士大多都是乱世的产物,绝世英雄非他朝借得,堂皇竖子也非他代孽种。只是隐士不愿承认当世枭雄为天下英雄。当世英雄,或不屑隐士清名,或借隐士清名为自己立声。 英雄隐士,怕总是同代相轻。
可是,没有人是天生的隐士,隐士只是时代中无力沉浮的弃子!被当权者抛弃,被天下人抛弃,被少年时的宏图大志抛弃,留下的,只能是叹息;带走的,只能是背影。
为什么是清高做了他们生命的底色?为什么是孤独做了他们生命的结局?是政事暗险,江河日下吗?是老庄玄理,尚隐尊生吗?不是!身为独立的人,可能会消遁如此;可身为社会的人,尤其是受过教育的士子,绝不会让隐逸之心高于抱负之情。我认为:是不敢,不敢于暴戾者为敌;是不顾,不顾哀鸿遍野之情形。枉负半生才学,一生时间。他们说:“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却只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那么,时代留你们何用?
竹林,东篱,首阳山,他们暮然回首,所见的绝非只是风景;纵酒,拒礼,咏招隐,他们特立独行,所想的绝非只是秉性。既然,宁为行将销残的星星,也不愿为普光照耀下的彩云;宁为捕鱼苦苦觅寻,也不吃长于皇土的半粒粮食。那么,时代只好摆出一付“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架势,任你们在深山老林里体味清高和孤独。可是他们认定了天生万物为刍狗,决然走上了一条消极避世的道路。勇士在创造时代,他们扼住了时代的咽喉,左右了万民的进退。而隐士呢?只得背对时代的光影,活在勇士的笼罩下独自忧伤。可是隐士忘了:乱世是奔走呼号的急切,它又怎会怜悯忧伤;乱世是怒目圆睁的血腥,它又怎会容忍放旷。
时代潮流浩浩汤汤,它对每个人的拨弄都是那么具体而微。天若有情,他定会亲自摘下阴霾的面具,还你们太平盛世,迎你们平步青云,可天本无情啊!玄德之人应当直冲云霄撕下面具改天换地,而非以消极的方式生活。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不过是为人一生的一种方式。邦有道,进而求富贵显达;邦无道,谋而取雄霸一方。即使不能留名青史,也不枉身为社会的人,活出自己的价值。
许是年少无知,我向来看低古来隐士的所作所为,但我深知,仅强调隐士的时代意义,未免阉割了更为宏大的文化。当孔子的学而优则仕与庄子的内圣外王不射之射矛盾地着加在乱世的怪胎中,隐士的选择往往给后人留下了更多文化价值。在中国,应当有爱民如子兼济天下的父母官,也会有留恋修林独善其身的隐士。隐士的选择无论对错,都在渺远的古代为文化添赋了最为宝贵的尊严。余秋雨说:“清谈最大的贡献,是大大提高了中国文化的’非实用智慧’。”这话不错,但我认为,更深的意思是:隐士的清谈以无实用还给了文化本来的尊严。文化有尊严,我们才会尊重文化;无利益的文化有人选择,我们才会选择动人的文化中华!
隐士的美是一种残破的美。这甚至不能叫做美,只能叫做一种近乎于美的奉献。只是儒家体系下的中国,更多的人选择把生命奉献给太阳,而隐士则选择将一生奉献给月亮。古往今来,多少人悲叹夕阳西下的壮烈,却只能把自己淬入火红的夕阳一同滴入时代寂寥的荒漠?又有多少人,看到了东天角上升起的那轮惨白的新月,却只能把自己化作一棵沉默的桂树与之心灵相约寂静守望?在这个社会永远大于个人的国度,也许兼济天下心中修篱才是最好的选择。行隐,不过是治世乱世文人骚客的一个情结一个梦罢了!
其实,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四个世界,第一个世界是为家国天下忧患的世界,第二个世界是为父母妻儿感怀的世界,第三个世界是为江湖武侠豪放的世界,第四个世界是为草木花鸟消遁的世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给了中国人太多的文化选择,隐士的种子,也在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心中种下,时光流转,它已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亭亭如盖,为所有在奔忙疲累的人诞下阵阵阴凉。我认为:这就是隐士文化留给后人最现实的价值。
当然,当今天下,时代在指挥我们开拓,我们没有理由不给下一代一个柳暗花明的未来 。倘若人人都去豪放江湖,都去吟诗林木,又让谁去承担披襟斩棘的重担?所以,隐士文化的传播应该把握好“消逸”与“消极”的界限,即令其文化传扬,又不使世风颓丧。我认为:将隐士文化作为国人的一种精神维生素,不需费力吸收,但也必不可少,才是最好的方法。
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隐士的怀抱使那份愁苦微乎其微,年纪渐长,才知隐士的那种痛苦,那种际遇,那种选择,那种旷达的毁灭才是我们这个民族永当珍惜的气节。我骄傲于我是个中国的青年人,因为我可以领略这种不敢为天下先的消隐精神;我骄傲于我是个生在最好的时代的青年人,因为我不怕那种消极成立我一生的咏叹调。
我劝同辈少年,莫做伯夷叔齐,若有明君慧识,必要立身为民开万世之太平;要效王猛谢安,若遇家国危难,必要倾尽才学一怒而天下安!
不论孔孟老庄,无非教人如何成才;不论治世乱世,学而优则仕不是空话。正道沧桑,雄关道上,无数先贤已经走过。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