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最近发生了一则让人难以置信的新闻......
一位刚刚满一周岁的小女孩竟然染上了性病! 小A(化名)刚刚满一周岁,还在学走路,这一切都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可是就在这两天,小A的妈妈在为她洗澡的时候发现小A肛门周围长了几个米粒大小的小丘疹,因为粗心的妈妈没见小A哭闹,就觉得孩子可能没什么事,当做痱子处理,随后也就没在意。但日子一天天的过,小A妈妈发现这些“小疹子”的体积越来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这是粗心的父母才赶紧带孩子来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的诊断让这个家庭“瞬间崩塌”自家孩子得的竟然是尖锐湿疣(一种常见活跃于成年人的性病!)
小A的爸妈告诉医生,因为现在夏天,天气很热,爷爷奶奶怕孩子包着尿布闷出痱子来,就主张给小A穿开裆裤,起初小A的妈妈是不同意的,但家里老人经常说自己就是这么带孩子的,还以小A的爸爸为例子,说也养这么大了...
医生听完说道:原因可能就是如此,因为穿开裆裤的缘故,带孩子在外出游玩或出入公共场所的过程中从外界感染了尖锐湿疣的病毒。
那么儿童尖锐湿疣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尖锐湿疣发生部位主要在外阴、尿道口、阴道口或咽喉部及口腔、大腿、颈部、耳及手足等部位。这些症状与成年人尖锐湿疣症状没有太大区别。但儿童尖锐湿疣其他症状较成年人可能更为明显,容易继发细菌等感染。3岁以下婴幼儿的尖锐湿疣几乎都发生在咽喉部。如果尖锐湿疣发生在咽喉部可导致严重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声嘶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尖锐湿疣潜伏期从几周到几年都有,大部分仍在3个月之间。
听到这里,是不是心里不是滋味......继续往下看...
中国宝宝咋就成了开裆裤的代言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吧?
1.古代没有纸尿裤,洗尿布又太麻烦,开裆裤便“应运而生”。
2.纸尿裤的成本较高,并且更换过程麻烦,造成图方便的家长更加偏爱。
3.老一辈的旧观念根深蒂固,年轻父母拗不过老人。
4.夏天穿开裆裤透气,自认为宝宝不会得尿布疹,更不会有红屁股。
可是依赖开裆裤,后果很严重!
1
不卫生
坏处:宝宝一岁以后,开始学爬学走,而地上往往是最脏的,身体的暴露部位很容易被地上的细菌等污染物侵染并引发疾病。另外,调皮的小宝宝会用小手不小心触摸自己的外阴,然后又将弄脏的小手放进嘴里,造成宝宝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疾病。
对策:学爬之前,可以穿开裆裤,但里面最好还是包着纸尿裤或者尿布,这样有利于纸尿裤的更换。宝宝会爬之后,妈妈不要怕辛苦,要放弃开裆裤,防止不干净的东西入侵宝宝的小屁屁。
2
不安全
坏处:宝宝穿开裆裤暴露臀部、外阴部,宝宝活动时,容易被锐器扎伤或被开水烫伤。此外,女宝宝外阴部由于生理的原因和开裆裤的暴露性容易被感染,患上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宝宝穿开裆裤时间长还会养成大小便无规律和随地大小便的不卫生习惯。
对策:看护宝宝时要密切观察,随时留心宝宝会阴部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查看并送医院就诊。并且在室外活动最好不穿开裆裤,回到家后,如果各项条件允许,可以换上开裆裤给宝宝透透气。
3
人格缺失坏处:这应该是最严重的后果了。让孩子随地大小便、强行把尿会减少父母子女间的尊重和独立的关系,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时间久了会不尊重他人,虽然说得有点大,但是也不排除发生的可能哦。
对策:爱孩子胜过一切的父母们,现在你需要做的是转过身去,换掉宝宝的开裆裤。
那开裆裤到底能不能穿?
当宝宝会爬行甚至会行走之后还在户外穿开裆裤,无论从卫生还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所以建议最好不要给宝宝穿开裆裤。
刚才说了穿开裆裤很不卫生,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坐在地上时宝宝的尿道口和肛门很可能会感染细菌病毒,引发尿道炎、膀胱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肾炎和败血症。
其次,特别容易受伤。开裆裤让宝宝的生殖器和小屁股却少了一道防御。孩子在爬行、蹒跚学步甚至冲撞玩闹时,都可能会碰撞或者摩擦到生殖器,这样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另外,夏季蚊虫过多,开裆裤很可能会让宝宝的生殖器遭受蚊虫的叮咬,引起虫咬性皮炎、间接传染等疾病。
穿开裆裤出现感染的新闻屡见不鲜,可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家长给宝宝穿上开裆裤呢?所以这些“错误的育儿观念”还需要我们多些耐心学习并纠正,而不是一味的全盘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