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知识平台上,有一个家长提出以下的问题,作为父母到底要不要告诉孩子赚钱很难。
选择不该说的理由是,怕过早让孩子接触社会艰辛,降低自我认知。而选择该说的理由是,需要让孩子认识现实,不然迟早容易出现社会认知偏差……
我是这样回答的:
作为父母自己赚钱确实很难,我们都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太多的不容易,有些心酸故事只有自己知道。
有一个网上流传的段子:
晚上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缝缝补补,然后再装进去,第二天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迎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跟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钱这个问题都是我们不愿谈及的,因为谈钱太现实,不谈钱又被眼前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生活琐事所困扰。
学校教育中也不会教孩子如何赚钱,如何理财、如何懂得钱的道理。太过敏感,只是为了义务教育而去教育孩子,让孩子懂得听话,懂得做人的道理。
至于钱是怎么赚的,钱是怎么来的,和正确的去花钱,没有哪一个教科书里罗列的到。
所以既然父母都已经尝到了赚钱的痛苦,这就好比我们也知道,学习求知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苦”字,就能折射出多少古代文人墨客“头悬梁锥刺骨”这样的故事,如果我们一味在孩子面前强调学习“苦”,那么时间久了,孩子会默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每次学习他都会把学习跟痛苦联想在一起,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学,讨厌学习。
本身就是苦的,何不给生活加点糖呢?除了学习的痛苦之外,难道学习就没有一点乐趣吗?其实完全我们可以教会孩子带着乐趣去学习。
同样我们没必要告诉孩子赚钱有多么艰难,多么艰辛,等到长大成人走出社会让他去体验,或者可以过早的带他去体验这种赚钱的生活细节,让他从生活中学到。
而不是从父母嘴中去得到赚钱的不容易,生活其实就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如果有能力也有足够赚钱的本领,那么教会孩子的肯定就是简单轻松的赚钱方式,孩子觉得赚钱真的很容易。
如果父母是打工的,或者做着一些非常苦非常累的活而赚取生活的开支,那么传递给孩子“赚钱”真的太不容易了。
有的父母,为了哄孩子起早贪黑,砸锅卖铁,孩子一旦不好好学习,直接就去带他捡垃圾,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让孩子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赚钱的不容易,我们试问一下,如果孩子真的不愿上学或者不好好读书,直接带他去干最脏最累的活,这样的教育方式可取吗?
除了这种方式以外,有没有其他对孩子有意义有启发的方式呢?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换一种思维,传递给孩子积极正向的引导,而不是给孩子一种压力特别和挫败感。
这种压力和挫败感会深深的刻到孩子的骨子里,让他一辈子都觉得生活不容易,生活是苦涩的,即使有一天过得比较好或者有了理想的工作收入,他也会让自己变得更累更苦一些,因为“苦”就是生活的真谛,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