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app听书国庆7天挑战赛笔记3•《优秀的绵羊》
文/sd别有余味
在美国最一流的高校大牌教授不上课。《优秀的绵羊》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历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并提出“读藤校远不如读公立大学,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等观点。
大牌教授基本不给普通的本科生上课,这种情况在美国最一流的高校里面很普遍。给新入学的大学生上课的,是临时性教职员工,在读的博士生或非终身教授等。最好的老师不教学生,这确实是一件很让人困惑的事情。
书里介绍了为什么学校不让最好的老师教本科生,二战之后美苏双方在科学技术领域竞争非常激烈,美国给各个高校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研经费,整个大学系统把重心转向了学术研究,研究型教授成了好教授的标准。从1960到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翻了四倍,但是教授的平均教学时间却减少了一半。另外还有一个新变化,那就是科技进步和市场结合越来越紧密了,高校用科研成果的使用权能直接换来收入,这就等于市场鼓励学校加大科研投入,学校让明星教授把精力放在科研上。此外,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对大学的排名,按照他们排名的计算公式,有15%的评分是关于学校的学术声誉。搞科研还能提升学校排名,这明显百利而无一害,于是我们就看到大学特别看重科研型教授。
作者还讲了他的一位朋友特别滑稽的事。他的这位朋友在美国一所一流大学教学,这位教授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给学生讲课,讲课水平也很高,深受学生爱戴,后来他被学生们投票评上了学校的最佳教学奖。学校的副校长一边给他颁奖,一边趴在他耳朵边上说:“年轻人别担心,虽然你拿到了这个奖,但我相信你仍然可能有所作为的!”言外之意就是主流学术圈认为得了最佳教学奖,就意味着你学术上的付出不够,以后很难有所作为。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学校和教授的重心都会放在科研上。
2005年,一份针对美国大一新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对大学教学质量非常满意的学生还不到1/6,另外一份针对大四学生的问卷调查,超过1/3的学生觉得课堂很无聊,更可怕的是现在仍然看不到改变的迹象。
作者给我们勾画了一个美国高校的教学现状,在目前的状况下,如果你是奔着常春藤名校名教授去报考的话,很可能你会失望。
(参考孟佳解读,脑图: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