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雨之后,突然间就降温了,感觉冬天是真的来了。眼看着节气到了大雪,天气也是该冷了。
上海的冬天总是那么阴冷,如果再碰上连绵不绝的冬雨,看什么都是一片朦胧,湿气吸附在每个角落,身体和思想一样有了褶皱,做什么都显得无精打采。
读书的时候,我是有点喜欢雨天的。少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好像光看着雨帘就有了恋爱的感觉,更不必说和喜欢的男生淋着雨走一段,刘海湿了耷拉在脑门上,睫毛重重垂下来,就像是看到他的眼睛,在心里开出一朵长在尘埃里的花。
说起冬雨,我就会想起第一次去巴黎,每天都下雨,令人叫苦不迭。我问懒先生借了一个单反相机,那时他既不是我的男朋友也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角色,但是当我跟他抱怨天气很差时,他就跟我开玩笑,说雨中游巴黎,多浪漫啊!可惜,在我的记忆里,浪漫之都永远缺席了一位男主角。
当时我住的酒店就在埃菲尔铁塔边上,从酒店出来右拐再穿过塞纳河,沿着乔治五世大街一直走,回头可以看到雨中闪灯的埃菲尔铁塔。有那么一个下雨的晚上,我们几个同事闲得无聊,脑袋一热就决定去淋雨。走过塞纳河边的岸堤,有几对正在热吻的情侣,某位好事的男同胞轻轻哼起了《I Swear》,我被那一幕深深感动到掉眼泪,觉得自己是触摸到了最美最真实最生活的巴黎。后来雨越下越大,等走到香榭丽舍,差不多已接近午夜,再绕了个三角形的圈子走回酒店,已然全身湿光。
后来有一个晚上,我坐在路边的咖啡馆里,从落地玻璃窗看出去灯光迷离,行人总是不多,那种若即若离的、淡淡的忧郁和流浪情结顿然绕上心头。雨中的巴黎,塞纳河左岸,两个人一把伞,印证一句话——漫步巴黎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什么会在记忆里停留得更久一点。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拍照的过程,也是尝试想把画面留在心里更久的一种方式。在家里的书柜里,有一套《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是懒先生读书时的教材。我曾经闲来无事,拿下来翻了几页,最后发现除了布光,两本书更多在讲胶片。
然而,传统的胶片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玩胶片的都是有钱有闲人了。我没钱没闲,所以只在手机里存了几个有趣的app,模仿胶片的样子,偶尔还有神奇的光出现。
其实,我是有过一台胶片机的,确切的说,是爸爸的胶片机。有小伙伴给我送来快要消失不见的富士胶卷,我开心得拿出爸爸的中轴胶片机,却发现已经不太能熟练地把胶卷塞进相机的齿轮里。想起在过去,合上相机盖后,每一次扳动过片扳手时,总有一些仪式感的存在,提醒我要好好观察眼前的人和景,光线与明暗,然后慎重地按下快门键。现在,这些珍贵的感受,在廉价的数码时代,显得如此一文不值,加上各种制作精良的美颜app,仿佛生活可以是任何模样,唯独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有些小小的无奈,一切都会改变,就像时光注定流逝一样。不过总有开心又意外的事情发生,比如在大雪节气里,遇见了今年的初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