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浩荡的疆土书写,愿你读懂
说起刘亮程,我想当代作家他肯定占有一席之地,在不同的风格写作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新疆作家独特的写作视角。在浩荡的疆土上,蒙古族经典史诗《江格尔》是最值得蒙古族人敬仰的著作。同样是少数民族作家,刘亮程久居边疆乡野,在对少数民族历史上遗存的那些优质传统文化的保存时,他保留了一种宝贵的仰望的姿态,同时又与自我的创作结合起来,让我们看到一个历史风貌完全不同的角度。《本巴》正是由此而来。但是作为当代人,又无法避免时代喧嚣和城市生活的喧哗,在文坛的热闹和浮躁里,要保持一种与之相隔离的恬静心态,让自己的写作和生活可以进入一种完全而不同的创作状态。这样的一种创造态度是让人敬佩的。读《本巴》的时候,这种心情时刻洋溢在心里。
刘亮程的散文成就是最高的,他写作的散文大多具备了散文诗的特性,同时思想性和理解性的手法,总是让我们可以在文字里读到史诗般的美好,同时他的视角也与寻常人的不同,总是带有寓言式的天真和童话式的开阔视野。在《本巴》里依然延续了这种写作风格,因为改变至《江格尔》,这里的动人故事得到了保留,比如生命轮回会的记述,魔幻现实的提炼,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被作者挪到了当下熟悉的空间里来,比如对民族历史的概括,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样子。和原著比较起来,我们更应该站在中国当代文学场域里来审视这本作品,也许你可以和莫言相提并论,也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里解读经典。但是刘亮程的个人的风格鲜明,无疑给这部经典著作创造了全新的诠释和解读。
作者在对《本巴》叙述的时候,讲述了他小时候的一些故事。在不同的时代里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也许我们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但是长大之后就不再相信人看不到,已经无法真正接触的事情了。所以,文学“把没有的东西给我们,让我们从此去另眼看那些有的东西”“但它一旦写出来,便成为真实世界的影子。”这本书,我像更多的是一部关于时间的童话史诗。读起来,你是可以从幼小的时候不断看到真实的变化和不同的内容来的,讲述的,其实是一个被藏起来的故事,一段被隐藏起来的历史。
《本巴》的写作也与其他写作的构思不同。故事从本巴国汗王江格尔和拉玛国汗王哈日王的故事开始,他们俩在做梦中发现了自己的梦已经映照在了现实,原本在梦想中的游戏博弈,结果江格尔却在梦中杀死对手的父亲,之后的本巴国度就开始不同的了,因为梦境被关闭,结果江格尔自己的父亲却也因此被困在梦中。一边是梦想与王国,一边是挚爱的父亲,我们应该要怎么做?多年之后的梦境里,江格尔看到了被铁链栓住的父亲凄苦无奈,一直等待着他的救援。如今的梦境成了唯一的联结的途径,他要怎么做?梦与现实又要怎么联结?在他纠结万分后准备前去营救父亲,却发现,这次梦境的主控权已经不在他手里了, 哈日王控制了这场梦境,在盛夏出行的江格尔的队伍,一次浩浩荡荡的远征在梦境里变为寒冬中的迁徙。本巴的族人们都在这场真实的梦境里消耗尽了生命力,绝望取代了所有……
故事读来真的让人感叹不已,没有一个不同的时代可以看到我们见到的内容,但是这场梦境却让每一个人都看到一个真实的未来。本巴国的寓言式写作,是我们所能够看到的不同时代引子,但是比起人们的额创痛和悲凉,真正的遗忘是让人无法再次踏上起点。所以这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一次尝试,一次对童话的打破和对时代影子的真实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