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师案与公开课作假:教育的恶种是怎么种下的

图片源自网络

一、

几位年轻老师在谈论公开课的事情,有个建议在自己班多上一次,这样正式上的时候效果会更好。还举出了有几个老师就是这么做的,反复在自己那个班上了三遍,然后去展示获得了一致好评,把外校来借班上课的一个教龄十多年的老师都比下去了。

说者无心,我听者有意。我跟另一个年轻同事就议论开了。同事说如果要这样才能出人头地,她估计不适合这个职业。因为她最讨厌造假。我说在自己班反复排练的课已经变成了表演课,我也很不耻。我们共同表示对这种行为感到恶心。

后来,我把我们的对话写了一个动态发朋友圈。大多数人都点赞,只有两个老师持反对意见。

一个认为,有这种想法的简直是有病,公开课不就应该这样磨吗?这样都会感到恶心,赶紧离开吧。一个说她不懂我的意思,这有什么好吐槽的,为了荣誉就要做到最好啊。

这两个老师正好来自同一个学校,看来,在他们学校这样的事不仅见怪不怪,而且是必须的。

二,

回顾最近湖南发生的杀师案,一个班上第一名的孩子手刃了最器重自己的老师,而且是26刀!多大的仇多大的怨?不过就是老师占用了学生休息的时间,让他留下来看励志短片,写500字观后感。孩子不愿意,老师就说转班,还要请家长。一下子激怒了他……

这个老师做的事情,说的话在我们看来真没有多出格。只要当班主任谁不会做点这样的事,说点这样的话。

只是我们在做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们想的是他们现在需要的是励志,想的是怎样让学生为了高考拼劲全力。一旦学生不配合就是不争气,不上进。殊不知孩子心里只有那么一点愿望,想出去买东西,想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可以支配。

在老师心中,自己所作的一切就是为了他这样成绩优秀的孩子;想励志的,生怕他们松懈的恰恰是他们。因为他们就是我们教育的成绩,我们教书的动力,我们成功的标志。

老师永远认为我都是为了孩子好,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应该无条件服从。我们很难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教育的恶种就是这样种下的。

学生为什么会不领情呢?因为他们认为你让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自己的荣誉、名声,奖金,所以我凭什么感恩,凭什么顺从。

同样,把学生只当做自己作秀的工具,同样的内容上了一遍两遍三遍,学生会感谢你在他们身上花了三倍的时间吗?

为什么优秀的老师会死在最优秀的学生刀下?因为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下成长起来的所谓优秀教师,多半都是在应试教育里玩得风生水起的那一类。这种越优秀的老师越让学生窒息。(而我们认为的所谓优秀学生,也只是成绩好一点,至于他的性格是否偏执,心理是否扭曲,根本不去关注。)


三、

公开课前,你在不同的班反复打磨一节课,纠正一下不合理的地方,让自己的设计更科学,这无可厚非。而同样的内容在同一个班上三次,同样的问题问三回,同样的活动开展三遍,你想要的只不过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让别人佩服你的学生怎么如此聪明,一启就发,一点就破,一教就会。最终佩服你这个老师能力出众,教学有方。短短一节课就能让学生学得如此通透。

而你带给学生的是什么呢?积极举手的背后是反复训练的精准答案,活跃互动的背后是反复演练的对台词。他们学会了表演。

你带给听课老师的又是什么呢?你真厉害,你怎么能这么厉害,你的学生好优秀,你们领导好有慧眼。我要向你学习,我要……但是“臣妾做不到啊!”

很多人说那个学生不懂得感恩,老师这么喜欢他,这么关心他,只不过是让他多看个励志短片,写几百字的观后感 而已,就会愤怒到杀人的地步。

你给学生不厌其烦上了三遍同一内容,越是成绩好的学生是不是越烦。本来他已经懂了,只不过还有个别同学表现不好,他就这么陪着,你让他花了三节课反复看你表演了三次。你让他沦为了你追名逐利的工具,他会感谢你才怪!

还记得那篇名为《心声》的课文吗?小主人公因为从小跟乡下的爷爷长大,后被父母接到城里上学很不适应,对《凡卡》这篇课文感同身受,读得特别有感情。但因为声音不好听,没有得到在公开课指定朗读的机会。

如果不是因为公开课上老师安排好的一个学生怯场,他固执地举了手,老师没办法只能喊他起来读,他永远也不可能有表现的机会。老师不是因为听他读得如此动情,怎么会感动落泪,最后意识到这样做是伤害了孩子呢?怎么知道她已经把一颗偏见的恶种种进了孩子心中?

小说以皆大欢喜结尾,但现实却更残酷,很多孩子也许永远得不到这样的机会。因为根本不可能有怯场的学生,都演习了三遍好吗!

四、

当杀人的孩子跑回教室对被杀老师的女儿说“我杀了你爸爸!”时,我们很难想象他当时是什么心理,他为什么还要跑回来,为什么还要亲口说这个话给人家的亲闺女听?

但更让人意外的不是杀人者的表现,而是作为死者的女儿,经历了这么残酷的现实,居然原谅了杀父仇人,说不怪他,只希望他将来会改好。

网上对这个女儿的此番言论也是各种口诛笔伐,估计没见过这么不孝的冷血的女儿了吧?

但是,不管你们怎么不可思议,事实就是如此。哲学上有句话叫“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同为高中生,还是同班同学,女孩一定是能理解男孩的做法的。因为她也深受其苦,知道在那种升学的高压下,人走极端是可以被原谅的。法律上也许不能,但情感上却能。

所以,每当通知学生要上公开课,让他们配合好一点的时候,学生们经常会嘻嘻哈哈地说,老师,你需要我们举左手还是右手?

当很多东西到了学生都心知肚明的地步,你所有的煞费苦思,在他们眼里都不过是一场闹剧。学生会从心里尊敬你吗?只是,杀师的学生把内心的不满用更残忍的手法宣泄出来,而大多数孩子只能一笑而过,最多再生点闷气。

五、

学生向老师举起屠刀,老师对孩子扎下针头……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和爱生如子的美德,在当今的社会被一次次鞭挞,一次次催毁。禽兽变态老师越来越没有下限,熊孩子也越来越无法无天。

教育的恶种是怎么种下的?当今的教育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师生怪相就是在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不尊重人性,越来越不崇尚真善美,一次次纵容假大虚空的社会风气下越演越烈的。

有句话叫“纵容欺骗就是惩罚诚实”。当有一天,这个社会真的变成“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老师,家长,孩子,谁能信任谁?谁能成就谁?

急功近利的老师多了,谁愿意静待花开?谁愿意牵着蜗牛散步?谁愿意百年树人?

还是让我们慢下来,蹲下来,有耐心听孩子说话,允许他们犯错,接受他们的不配合,笑纳自己课上得不那么完美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