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江南的印象,正如书羽老师所言,基本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烟雨蒙蒙,小桥流水,才子佳人,文采风流,一切如梦如幻,让人着迷难舍,带着几分旖旎,又有着几分羞涩,欲说还休,一吟三唱,百转千回。是闺中女儿的心思,淡淡的刻画流年的印记;是湖上一叶扁舟的渔娘,哼着吚吚哑哑的吴侬软语。虽然听不懂词中意,却能实实的痴迷那曲曲折折的韵律。那是一条写满故事的路,路的尽头有着数不清的春秋。
总是想起乐天的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看来乐天对江南的喜爱真是深入骨髓,一番缱绻情义,充满着字里行间。
然而还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虽然我没有看到枯藤,也没有看见昏鸦,但我依然执着的认为,此情此景,舍江南更有何地?
至于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还有结着愁怨的丁香,更将那种婉转寂寥的情思抒发的淋漓尽致,和着长长的柳叶一起,随风而去,散在远方了。
于是,就有了一个梦,一个关于江南的梦。我觉得,这一生总是要去一次的,了却一个宿愿,了却一段情缘。不为其他,只为了内心深处某种难以忘却的思绪,听说,这就是命中注定。
所以,在一个平凡的年份,在一段平淡的时间,背起行囊,随着火车在铁轨上哐当哐当的脚步,一路前行,终于在某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抵达。
都市里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历史遗迹,运河亘古不变的微波,似乎都在喃喃细语,低低的向东南西北的游人诉说,诉说着那些久已尘封的往事,诉说那些昙花一现的惊艳。那种诉说不是谁都能懂的,只是有心人一听,一切都懂。若是无心,全当是镜花水月,缈缈而已。
夏日午后,空气是湿热的,身上总不得干,粘乎乎的感觉老是让人静不下心。可是这样的时候这样的情景,想要有什么内心的体悟,不静心是不行的。南方的景不似北方,没有大漠狂沙的豪迈,也没有悬崖沟壑的险绝,给不了你瞬间的震撼和冲击,如太湖氤氲的水雾,袅袅升起,盘盘旋旋,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闪烁不定。如果你是爱酒的人,必然会知道,品一杯老酒,陈年佳酿,那是需要时间,和不错的心态,当然,还需要细腻,于通俗中见出精绝,于平淡处见出大惊奇。
我的城市,常常拥挤不堪,人满为患。这里的城市却有些相反,人总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摩肩接踵、挥汗成雨,两个早已想好的成语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以至于我总是有一种错觉,以为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人人都悠悠闲闲,就如那桥下的流水,不急也不缓。这是一种状态,一种难得的合乎自然的状态了。尽管我融不进,可是我愿意去欣赏,并在这种无意识的欣赏中,完成了内心的某种超越。
我是一个俗人,经常用世俗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一切,也总是用世俗的观点去评判身边的一切。有时候歪打正着,颇有几分得意;有时候大错特错,倒也不觉得沮丧。寒山寺的钟声,大运河的涟漪,拙政园的楼台,狮子林的假山,每一处景,都有它的魅力,都有它的与众不同。我走近它,它也走近我,如佛门的念珠,一个珠子就是一段尘缘,也是一个世界。我爱着这样的世界,所以始终斩不断那些尘缘,或许,根本就没想过要去斩吧。
街角的灯光有些昏暗,朦朦胧胧中带着丝丝倦意。年轻的女子拿着话筒开始唱歌,清脆的嗓音随着音响幽幽扩散: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只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不只你的温柔
雨路还要走多久 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感到为难的 是挣扎的自由
分别总是在九月 回忆是思念的愁
深秋嫩绿的垂柳 着我额头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 我从未忘记你……
歌声传到了月光映照的石桥,传到了岸边微微颤动的柳枝,传到了寂寥幽静的青瓦白墙,传到了这个难以言说的世界。哦,今夜,江南,西南,有什么不同呢?大江南北,神州内外,又有什么不同呢?可我还是愿意慢慢享受这份温存,且让我慢慢享受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