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听到人性这个词,你的第一反应是善恶、好坏、还是美好、丑陋、以及其他,人性是人都有性的理解吗?人人都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来都有善恶,究竟是什么将人性分为如此多层次,又是什么改变人性的面孔?
人性就是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人是全称,是一切人性,是属性,人性就是一切人都具有的属性,是一切人的共性。
环境
从大的方面呢,都知孟母三千吧?我们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它的成功想必离不开孟母吧?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普遍性,包括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它是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而中国古代人,性善论是由孟提出的,他以“四端”学说为基础展开,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环境是塑造人性的必然性,孟母三迁果真是个明智的选择,正因为孟母三次迁移,大概是塑造孟子伟人的条件之一吧!
而小的方面,人性,在我们身边接触到的便是最多的了吧?这个社会中,无论哪行哪业我们都得和人打交道,都得和人去交流,去沟通,去解决问题,而我们不同的人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然。同样一个问题别人可以完美的解决,而有些人却要以别人帮助、收拾残局的方式去解决。人性使然,不同人接触同一个事情感觉认知不一样,这大概是感觉神经系统在作怪吧?
就拿身边近来发生的事情来说吧?一个老师恪尽职守,用心教导每一个孩子,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称之为听话懂事的孩子。那个调皮的孩子(富二代)上课一再挑战老师极限,最终老师忍无可忍去对待孩子做了一些惩罚措施,而那个孩子家长找上门来,二话不说,对老师恶语相向。也许是出于亲情,出于自以为的正义,对老师作出的行为,可人性就这么冷淡吗?旁人看笑话、身边人只有不动不痒的说句安慰话,而那位老师并未做错什么啊?最终老师走了,离开那个人性冷淡、淡然的地方。我作为旁观者事,情发生的时候,想想自己,那是人出于本能的反应吗?躲避,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确没错,第一想法是这样的。人性在这个社会中似乎忘记了、已经缺失了、找不到任何踪迹了!
人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心、有爱、学会分享。可我们作为人,当老人倒地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孩子跌倒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这个社会究竟可以将人的温度降到多冷、多么冷淡的看待周围的事。记得这样一句话:在这个充满缺失的爱的环境下,我没有能力改变过去改变一切,但是只要我们做好我们要做的每一件事,那便是力所能及的人性。
人性,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而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那便是找到人性。坚持内心的正义、遵守内心的原则、跟从内心的脚步,听从内心的声音。人性,乃人之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