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本单元以“故事长廊”为主题展开。《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学段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制定了本课教学目标:会认“蔡”等4个生字,会写“扁”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教学重点: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蔡桓公的病由重到轻的过程,进而明白防微杜渐的含义,结合四年级学生阅读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朗读感悟法、想象感悟法、情景教学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学法上,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回忆“杏林”,引入课题。
设置疑问“杏林春满”是什么意思?然后引出扁鹊,让学生初始人物,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为学习下文奠定了基础。
第二环节: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汇报交流时,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总结出“课题扩展法”。
第三环节: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变被动为主动。
我先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内填写、讨论蔡桓公的病历单。进而得出“蔡桓公病情在不断地发展,一次比一次严重”的结论。接着,找出扁鹊劝说蔡桓公治病的语言。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解读,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特征,体会人物品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第四环节:揭示寓意,迁移运用
为了加深学生对“防微杜渐”的理解,我采用了以下方式: 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是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深而死的。(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发展(板书:杜),以致酿成大错,这就是(防微杜渐)。也就是《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蔡桓公的身上想到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并进行拓展联系,是要进行知识的迁移,将寓意升华。
总之,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等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大部分年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新字、新词,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