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阅读原文
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使用以下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1)只提及相关的事情。
“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
“这件事令我心神不宁。”
2)只提及他人的行为。
“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我很伤心。”
“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失望。”
3)指责他人。
“我很伤心,因为你说你不爱我。”
“我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1)“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2)“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3)“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I 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大家以为只有拳脚相向才是一种暴力,殊不知语言同样存在暴力。其杀伤力还相当不小。当你已经使用了这种暴力方式可能你还不自知。“你成绩不好让我伤透了心”家长往往这样告诉他们的小孩。相信小孩肯定内心充满了内疚又难过。即使最后调整了行为,也仅仅是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而不是出于学习兴趣,这样终究是解决不了学习好的根本问题。
类似的还有:
“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
“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我很伤心。”
“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失望。”
“我很伤心,因为你说你不爱我。”
“我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
发现了没有,人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更多的是在强调对方的错误,在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在指责对方。在不经意间和对方的立场对立了起来,这样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帮助,对于改善彼此关系没有一点裨益。
当然,我们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又能不将对方置于对立立场。例如:
1)“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重心落在了后面一句后,前面一句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后面一句表明自己和孩子的立场是统一的,是爱孩子的。
2)“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对于老板说话不算数仅限在这次,这属于就是事论事,没有抨击老板本人。
A1 联系自己过往的经验
结婚后父母经常催生孩子,时常说这样的话:到都三十岁了还不生孩子,真气人,赚再多的钱有什么用。
听到这样的话,我啥话都不想辩解,只能默默走开,开始躲着他们了。
如果他们能这样说就好了:你们三十岁了,还不生孩子,我们有点生气。因为我们希望你们比起赚钱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家庭。
A2 规划下一步行动
作为老板,对于批评员工这事我也往往非常慎重甚至不敢,怕尺度把握不好适得其反。今天这个表达方式我觉得很是适用。
明天我就用在经常迟到的业务员身上:对于你经常迟到这事,我感到很失望和生气。因为你是重量级员工,希望你每天能准点到公司起到榜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