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分享和交流更多RPA观点,本文根据Gartner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融入了部分个人理解,仅为方便更多的人阅读和交流。
2019年末,Gartner 发布了年度的Hype Cycle报告,针对中国市场,Gartner 又发布“Hype Cycle for ICT in China, 2019”。在该报告中,Gartner 选取 20 种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技术,这其中,人工智能(AI)、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区块链与 5G 是 ICT 市场是最值得关注技术。
一、关于“Hype Cycle”
Gartner 分析师在研究众多技术发展逻辑之后,会画出众多技术的发展趋势曲线,这个曲线就是“Hype Cycle”。
而“Hype Cycle”一般会分为5个阶段:
1、 “Hype Cycle”曲线的形式和组成
一般来说,“Hype Cycle”曲线形式和组成
2、 “Hype Cycle”5个组成部分
Technology Trigger “先驱阶段”:
在这个阶段,这个产品没什么人知道,只在专家和业内进行讨论,并且付之于实践不久;
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热炒阶段”:
这个阶段,技术其实还没有成熟,产品还不够完善,但是,市场已经炒得火热,人们对待它的期望已经很高;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破灭阶段”:
这项技术已经进入到了低谷,甚至连风险投资的人对此都没有兴趣了,这项技术从大众眼中,又重新回到了专业人士的手里;
Slope of Enlightenment “精细化阶段:
这个阶段特点就是“变”,应用的领域可能会变得非常细,产品可能产生大改变,甚至在一个以前从来没有谈论过的新用途上得到了应用。它的应用领域确实做得非常扎实,只是从大众话题变成了小众话题;
Plateau of Productivity“沉淀成熟阶段”
大家不再谈论这项技术,但大家都在细分领域里有条不紊地应用着这项技术,而且“这项技术实实在在地带来了盈利,而不是热热闹闹地烧钱”。
二、在 “Hype Cycle”中RPA是什么样的?
5G 、Edge computing(边缘计算) 、RPA分别位于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热炒阶段”的谷峰位置,随后是Machine learning( 机器学习) 、Managed SD-WAN Services(智能组网 )等,并且它们在2-5年中仍然要处于这个阶段。Conversational AI platform(人工智能对话平台)和AlOps (智能运维)处于这个阶段要5-10年。
关于RPA定义,我就不做赘述,但在Gartner分析师看来,中国RPA市场和全球市场一样,金融行业是最大的用户区,而RPA在中国市场推广的障碍是:“在传统IT系统中,从事业务操作和流程的工程师人数不足”
不过,中国RPA市场的前景被Gartner看好:“在中国企业不断推进数字化前提下,RPA已经被视为企业数字化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而“中国市场的RPA产品,在不断和其他AI产品结合下,数据的采集和准确性不断提高;并且中国 RPA落地案例不断增多,而很多案例已经证明RPA可以减少工作量”。
在最后,Gartner 分析师表示,RPA在终端系统环境中的应变能力较差,一个环境的改变,RPA的流程就需重新设计,Gartner建议:最终RPA客户,应考虑与RPA厂商一起开发RPA。
三、艺赛旗入选 Gartner “Sample Vendors”
而在关于RPA技术分析的最后,艺赛旗(i-Search)成功入选了Gartner“Sample Vendors”。
四、针对Gartner 提出的问题,RPA厂商们该如何解决?个人的一些浅薄建议和看法
1、加大培训力度:解决流程工程师不足的问题
不仅仅是艺赛旗,所有厂商都开启了自己特色的培训模式,而最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各RPA厂商纷纷开启了自己线上会议及培训模式。
而从结果来看,线上培训是“超乎预期”的,并且我们在不断的线上培训调研中,完善优化了在线培训考试系统:从试题库的创建更新,到考证监督,再到线上考试结果数据查询等等。伴随这些优化,我们也将长期开启我们的线上培训。
不仅仅是我们,各厂商也纷纷开启线上模式,综合下来各厂商的线上模式,有这几种:RPA科普类、技术培训类、渠道招商类、技术合作发布类。这些线上新模式方式探索都很好,虽然和众多友商不可避免的存在竞争关系,但这些方式都非常有利于RPA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艺赛旗在内各友商都开发了自己的线上培训认证体系,未来RPA厂商的培训、考试模式也会逐渐成熟,RPA 的考试会和Cisco、华为、微软考试培训系统一样,未来RPA的人才将会越来越多。
2、加大合作力度,让RPA结合的技术更多
从2019年开始,RPA厂商纷纷采用渠道伙伴合作模式,并且赋予合作伙伴更多权限,RPA前端采集的数据越来越准,RPA的项目管理和执行也越来越趋于规范,RPA实施团队也越来越健全…
例如:在疫情期间,接受我们访谈的合作伙伴之一:中大利人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百识通智能票据系统”就是集合艺赛旗RPA和中大利人OCR识别系统合作范例:
百识通后台数据库获取识别好的数据,从而有效的提升RPA获取数据的效率和准确度。目前百识通智能票据系统已经能够识别几百种票据和凭证,包括:增值税普通/专用发票、火车票、银行及保险行业各种凭证,文本合同及表格等等。
类似的合作范例,我就不一一例举了,RPA厂商开放更多的合作和接口权限,只会更加有利于RPA技术的成熟和终端适应性。
3、数字化转型,将为RPA带来更多增量
其实RPA在全球都还没有实现大规模应用,欧美和日本的普及率不到20%,在Gartner 报告中,中国市场的RPA渗透率只有1-5%。
但中国的市场规模理论上应该比欧美更大,即便是在这么多厂商近几年的集中开发推广之下,现在的中国市场至少还有95%尚未被覆盖。这样庞大的市场份额不会在短短几年内就被消化殆尽,而会是一段较长的行业红利。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也将为RPA带来增量市场。
在我们市场交流中,我们发现有很多企业不是不想上RPA,是因为他们目前数字化做的还不够,暂时无法很好的嫁接RPA,所以RPA有时要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初步完成。
并且,我们发现很多合作伙伴,他们在帮助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发现RPA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所以他们不断寻找RPA合作厂商,这也为RPA厂商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我相信,国内当行业完成“传统IT架构->数字化”转型时,RPA将会迎来新的市场机会。
最后,愿所有RPA友商,能共同在RPA领域进行深挖,探索出 “新模式”“、新结合”、“新体系”,这样才能促进国内RPA市场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