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火了半边天,还有半边天被另外一部颜值大剧毫无悬念地占领了,那就是《楚乔传》。
我看到有剧评说,这部戏对原著的修改甚多(抱歉,我没有看过原著),就目前的剧情发展来看,不应该叫《楚乔传》,而应改名为《烟熏(燕洵)世子复仇记》!
不过,我在此,既不谈燕洵、楚乔和宇文玥之间剪不断理更乱的爱恨情仇,也不谈燕世子与魏氏王朝之间不共戴天的家恨国仇,更不谈女主、男主情感纠葛主线之外的那些个黯然神伤的一厢情愿,比如大魏公主元淳对燕洵青梅竹马的痴情,大魏皇子元嵩、大梁太子萧策对楚乔一见钟情的慕恋。唯一,我想说的是,元淳和燕洵的“黑化”成魔之路。
公主元淳,从曾经天真无邪、任性善良的少女,黑化成魔——不惜一切代价置国家亲人军民于不顾,偷窃兵符利用魏舒烨对她的爱,攻打楚乔誓死守卫的燕洵老巢红川城,以报楚乔夺爱之仇。
世子燕洵,从曾经阳光直率、正义善良的少年,黑化成魔——为了向大魏皇帝报满门抄斩之仇,可以抛弃打开城门真心迎接他的百万子民,任由魏军践踏和屠杀,可以牺牲身边一直跟随不离不弃的朋友和下属,只为自己不断膨胀的野心,听不得任何反对的声音。
对于这种性格行为完全颠覆的“黑化”,两个人都为自己找到了看上去貌似无可辩驳的完美外在理由:元淳在大婚之夜被反叛的新郎燕洵抛弃,并在其血洗长安后,一路追寻着他,但又惨遭燕洵军队的士兵侮辱欺凌……;燕洵不仅作为人质打小就离开父母在长安软禁,更在九幽台上目睹了,因大魏皇帝惧怕燕北反叛而将其父亲和兄弟姐妹全部斩杀的头颅,以及母亲白笙的自杀,随后虽然魏皇心不甘情不愿地赦免了他的死罪,但依然心心念念将其置于死地……
于是,元淳和燕洵都为自己的“黑化”找到了心理上的诠释和安慰,从此开始肆无忌惮地任性自己的“黑”,任凭自己从鲜活的人变成暗黑的魔,伤害身边关心他们的人——最终的结果却是,元淳死不瞑目,燕洵孤独终老!
其实,乍一看,元淳和燕洵的“黑化”可以理解,完全合理,因为他们俩的遭遇确实令人扼腕痛惜,这种遭遇搁谁身上,估计都很难走出如此强大暗黑的巨大心理阴影。可是,别忘了,同样在剧中有着颠沛流离、曲折艰辛、生离死别的过往,但却仍然不忘初心、忍辱负重,且有情有义、坚守信念(天下一统、释奴止戈)的楚乔和宇文玥,这对人人期待的CP。
因此,所谓“黑化”成魔的理由,无论看起来多么得无懈可击,都是内心意志所寻找的外在借口,都是言行举止所披上的自欺欺人的外衣。归根结底,是否“黑化”,能否成魔,都是自己做出的主观选择而已。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了,美剧史上有一部应该算最长的剧集《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女主角奥利维亚,已经在特殊受害小组工作了17年,心中一直暗藏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个阴影时不时地就在各种特殊受害案件的侦破过程中,冒出来困扰着她。
有一次,案件涉及到一个强奸欲望互助小组,参与者都是号称自己有强奸倾向,希望能通过这种互相倾诉、互相监督的互助方式,从而帮助自己克制欲望,不去触犯法律。其中有人为自己的这种欲望甚至已经付诸于行动的行为,打的旗号是“我父亲就是强奸犯,所以我的基因里就带有强奸的因子,天生的,没办法”。于是,奥利维亚又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成魔”,因为她的父亲也是个强奸犯——寻求帮助中,心理咨询和医学专家都告诉她,根本没有所谓的“强奸基因”的说法,强奸没有遗传性!
可见,那些强奸犯是自己想“黑”,才越变越黑,成了面目狰狞的魔鬼。一切可以用来作为借口的外界环境和外在事件,都不过是其内心和行为“黑化”的完美外衣,就算没有这件外衣,也会找到另外一件外衣。元淳、燕洵,也一样。
所以,我们是谁,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决定权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同样的逆境,同样的挫折,有人奋起反击努力抗争,最终不仅浑身散发着正能量,而且走出阴霾拨云见日;有的人则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结果只能带着难以消除的负能量,或伤害别人,或伤害自己,或两败俱伤。
成人,还是成魔,皆在一念之间。就算控制不住内心的“小魔鬼”,立地成魔,也坦然面对,不要再为自己的“黑化”寻找外在借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去审视自己的内心,面对真实的自己,做出成人还是成魔的自我选择!
当然,选择了,便要承担,那么,在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之前,到底是继续白化成人,还是转而黑化成魔,请三思!毕竟,生活也有喜怒哀乐,它不会一直给我们好脸,而我们依然可以微笑着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