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需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21年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也愈加突出,面临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设施不均,生产要素单向流动,二元结构体制矛盾突出,数字鸿沟等问题。
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围绕重塑城乡关系这一重中之重,力图解决问题为导向,理顺人之地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具体应如何实施呢?
一是开展乡村环境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地乡村的地缘优势和生态优势,逐步优化村庄布局结构,加快农田水利,电网供气,道路交通,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着力破除农村的封闭性,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实现城乡之间的公共资源的配置均衡。
二是推动产业融合,利用城市带动乡村内生动力。一方面强化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以此带动人口聚集。另一方面,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筑城乡之间要素互通,环境共享,联系稳定,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带动乡村产业的内生动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三是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效率。如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放活土地经营使用权,鼓励多形式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有序下乡,释放农村地区发展活力,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效能。
加强城乡融合发展势在必行,消除城乡对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也是共同富裕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在要求。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开展乡村环境建设,推进产业融合,深化市场化改革等重要举措,同步下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盘大棋,才能推动城乡之间双向良性循环,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