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三天就是端午节了。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中国历法里的五月初五。端是开始,端五是初五,而五月又是午月,所以后来就成了端午。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的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来,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同志,因主张变革不得志,又眼看国破家亡,就在端午这一天,抱着一块石头,走进汩罗江,沉江死了。
屈原有才又浪漫,写下了超级出名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不明觉厉),人民喜欢他。他又时刻在诗歌中表达爱国之情,又因国而死,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精神榜样了。所以,后来的端午节,就成了屈原同志的节日,赛龙舟、吃粽子,都变成了对爱国榜样的纪念了。
今年,公司工会为了让大家在放假过节的同时,多感受一份爱国教育,也为了丰富大家的集体生活,就组织大家学包粽子。
早上10点,五月阳光明媚,蓝天戏白云,生态园的绿树依然青翠。大家陆续到达公司附近风景秀丽的邻家露营地的阳光餐厅。餐厅里,这次包粽子的师傅已经在忙碌准备了。师傅是公司一位同事的婆婆。大家看到她,第一反应纷纷是赞叹:哇,师傅好时髦呀!她烫了个大波浪长卷发,体态丰盈,精神矍铄,走路腰杆挺直,双眼直视,一副非常专注的样子。听到大家都这么夸她,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同事们嘴巴都不省油,忍不住都要调侃一下女同事:你这个媳妇没有你婆婆时尚哈哈……同事慢悠悠地回了一句“所以今天我就是来秀婆婆的呀”,让大家羡慕得只能闭嘴。
不一会儿,桌上就摆好了三大宝盆:一盆绿油油的粽叶,提前洗干净了;一盆拌了酱油的糯米,提前一天泡好了; 一盆拌好了各种香料的五花肉肉块,提前一天腌制好了,而且,还讲究三肥七瘦,口感才最好。
现在,包粽子就正式开始了。人群一下子就分开成了两拨,一拨围着师傅,盯着师傅的一举一动,还一边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一拨站得远远的,举着手机,或伸着脖,或探着身,或踮着脚,咔嚓咔嚓抓个不停。
我看师傅完成了一个,赶紧抢了,跑到餐厅外面,摆在古朴的木桌上,以清水绿树为背景,摆拍起来。哈哈……
拍够成果之后,我也加入了包粽子的行列中来。
学习学习嘛,先学而后习。我就先在旁边看着师傅的流程。
第一步:制器。
只看她先是选出四片完整的粽叶,捏在手里,叶面朝上,从左到右,依次压叠在一起三片,第四片压在中间,“为了防止一会儿爆开”师傅边示范边说。然后,左手四指托在粽叶中部背面,拇指压正面,右手四指也托住粽叶根部的背面,拇指压住,“拇指要用力”师傅说。接着,右手向上向左翻转粽叶,把根部的粽叶叠在中部的位置上,一个圆锥形的空间就这样神奇地产生了!我内心一个大惊叹号!平时吃了那么多粽子,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三角形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第二步:装馅。
左手食指和中指捏住锥杯的内侧,拇指捏住外侧,这样,就解放出右手来了,就可以去舀糯米倒进粽叶锥杯当中,“只放一半就好了”,然后再舀一块五花肉放在米上,再盖一层米在上面。锥杯这样就装满了。接下来,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第三步:包裹。
只见师傅右手扶住锥杯,左手换了个姿势,四指张开,把整个锥杯捧在手心里,右手把粽叶的后部翻盖在杯口上,把米包裹起来,顺势又往回翻裹,把翘起来的那一小部分叶子折按在杯口上,尾叶往回折,按在刚才折起来的那上面,最后把多的尾叶折断。三角形口的锥杯就这样神奇地变出来了!这是由几片扁平粽叶和一些糯米组装起来的、一个很难稳定的锥形耶!劳动人民的智慧实在是太令人倾倒了!
第四步:包装。
师傅随后又抽了第五片粽叶,根部压在刚才折断的地方,向右后方翻折过来,再绕着后方的第一个角,顺势向上翻,压稳要根部叶,顺势绕到右前方第二个角上,接着,叶子往回折,再次形成一个小锥杯,扣住左前方第三个角,再次回压在原来的叶根上。在这整个包裹和包装的过程中,左手四指始终捧住杯身,拇指始终压住杯口,稳稳地固定住杯子。最后,整个内层粽叶多次翻折形成的痕迹就完美包裹在外包装的粽叶里了。劳动人民简直就是天生的艺术家!
第五步:绑线。
师傅麻利地抽了一根白细绳,一头咬在嘴里,一头捏在右手里,绕着右前方的第二个角缠了两圈,打了个结,一个完美的粽子就这样在师傅手心里诞生了!那个包装叶的长尾叶,傲娇地翘着,向我们宣战,我们对它的不可能完成!
学完习之!
我也动起手来,却发现,在师傅手里溜溜转的棕叶,到了我手上,却不太听话起来。往回折不太顺,形成的杯子太小了,不能同时装得下米和肉,我只好做了一个无馅粽,哈哈,希望不是我自己吃掉它。但是我发现,我们这些新手做出来的都不能成为三角形,“太难了”的叫声不绝于耳。大家纷纷表示放弃了。
我想了一个办法,用手机把师傅做一个粽子的完整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反复观看领会其程序和要点,跟着要点照猫画虎,就可以基本成型了!
研究好视频我发现,关键的点有二:一包裹的时候要成形,二包装的时候要美观。师傅包裹的具体方位顺序,应该是劳动人民长年积累下来的最优解决方案,跟着做,可以快速达到前人的水平,然后,再思考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我于是实践起来,以成形和顺其形之势来包裹,果然成了!再包装,也成了!好开心!赶紧地把它拎到户外的树林背景中去摆拍留念去了。哈哈……
在这个包粽子的过程中,我再次体会到,学习二字的真谛。学者,观也,要先看别人如何做,先知道猪跑长啥样。再习之,动手操作,练习,并不断总结,抓住其核心要点,顺势而为,必可达之,吃到猪肉。
一个多小时,大家通力完成了56个粽子——多吉祥的数字,正好一个民族一个粽子,一起纪念屈大夫——当然,大部分是师傅及其助理(同事公公。据内部消息,公公包粽子更快更溜。怪不得我一直想着他老人家手法时,一眨眼就包完了,一直看不清楚)。
粽子交给公园餐饮部的师傅们煮去了。下午四点多,就可以开餐了!一口咬上,味觉瞬间融化,肉的软糯,米的香甜,完美融合于一体。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粽子了!
包粽子的活动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我们也度过了有意思的一天,享受了相处之乐、学艺之趣、美食之味,踏着五月的习习凉风,大家放假回家过节去咯。
....................................................................
本文属于:
21天X2小时日更创作文鬼特训营第1期
践行第6篇,用时3小时。
欢迎加入《1分钟商学院(星球)》特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