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若黎明
偶然在一本九十年代的散文集看到冯骥才的《书桌》(写于1980.11.12),如今却改了名,叫《失去了的书桌》。我对比着阅读,发现在原来的文本中,删去了近千字,才形成最终的《失去了的书桌》; 之前的细节描写与自我对白比较多,但也确实耐人寻味,而如今却把笔墨更多地凝聚在我与书桌的情感变化上,显得更加凝炼,精湛。
感悟就是:
好作品是修改出来的,并不是一蹴而就挥洒的产物,需要经过时间的淘炼与冲刷。其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文学的用心之深。
里面的写作方法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与我之前写的《父亲的蓝皮铁烟盒》有几分相似,都是以生活的物件入手,用人物的人生经历与物件的历史结合起来,而象征性意义贯穿于全文。不过,我的这篇是从我的角度写,而他则是从自身与小书桌联系的角度写。并且我的这篇写得不够凝炼,象征含义比较直白,但总体上视角与构思却是比较好的,值得继续探索这种观察事物的视角。
作者把自己的经历,物件的历史与时代的演变痕迹(新中国——文革)串联起来,显得比较具有文学性,令人佩服。这即为匠心所在。因此,我决定以后有更深地感悟,再来好好修改一下《父亲的蓝皮铁烟盒》,使它具有文学的气息。
主题思想: 我觉得“失去了的书桌”,意味着作者告别了一段岁月,童年启蒙、少年淘气与恋爱心路,中年受挫,而从更广的视角上看,却是告别一个时代。(其中有一个情节是作者在文革中被抄家,然后书桌被“虐待”,最后在一场地震中被压坏)如今他换了另一张书桌,也就在其中书写或创作新的作品,批判或歌颂新的时代,即告别“伤痕文学”的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