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本是忙碌的复工期,因为这场疫情,大多数的企业、单位延迟上班。许多人都得到了难得的长假,但似乎没有人享受这样的假期,背后更多的是心酸和担忧。
经济震荡之下,没有哪一个个体可以“全身而退”。2019年怕裁员,2020年怕失业。中小企业主夜不能寐,而对于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来说,更是不容易。如果仅仅只考虑到生存,可能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但对于背负着养家压力的中年人来说,没有任何一刻是轻松的。
子女的教育、医疗准备、养老金储备、子女婚嫁、车贷、房贷等等,每一笔都是刚性支出,确实对于他们来说自己不敢病、不敢死,但死亡毕竟是小概率事情,和生死比起来,其实对更多的中年人来说,更不敢穷。
02
有人说,中年危机,是从彻底意识到生命有限、能力有限开始的。
人文社科领域,对中年的定义一般是40-60岁,但中国人普遍比较着急,一般30岁就开始琢磨中年“危机”了。到了40多岁,又发现40岁有40岁的“危机”:
20、30岁时忙着拼搏,忙着挑战自己,忙着积攒人脉、资源。
到了40多岁,人生转场,生活的压力,事业的平台期,家人的老去,开始走下坡路的身体状况,都让自己意识到,时间成了紧迫资源,也油然而生出一股危机感。
当然,也有人比较幸运,到了40多、50岁,资产积累还算丰厚,命运也还算眷顾自己,生活基本没多大压力。开始着手准备退休养老,为后期带带孙子、跳跳广场舞做打算了。
且慢,老龄化问题相信大家都有心里有数,但你可能低估了老龄化社会的诸多问题。
当前,所谓中年人,基本是60-90年代出生的这批人,大概有5亿多。年轻时是财富——人口红利,年老了叫负担——怎么保障谁来赡养。
我们来看看先富后老的老龄化国家——日本、韩国:
韩国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实际情况却是——申请社会养老保障困难,为不给子女添负担,退休对大多数韩国中产老人来说,是重新找工作的开始。
而日本政府甚至计划将退休年龄上升至70岁,宣传鼓励国民终身工作“永不退休”。
受制于年龄、身体机能,曾经也是中产阶级的老人只能从事低端体力劳动——在日本,快递、司机、搬运工是50、60岁甚至70多岁的老人很常见。
在未来,想要悠闲养老似乎都没那么容易。
03
关于中年,宫崎骏曾这样说道:
当一个人步入中年,他就已经成了一头猪。过了30岁,人生就不再是纵马奔驰,而是负重登山。”
是啊,人到中年,谁都不容易。可是,即使是负重登山,也只能不断向上。
人至中年,要想越过越好,只能也必须更加努力,持续投资自己,从而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
而持续投资自己,一定离不开以下几种能力:
1
投资身体的能力
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最好的投资。毕竟,人生如赛场,在竞争中除了拼资源、能力,还有一项最基本的就是体力。
在这方面,建议大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找到一项适合且喜欢的运动并长期坚持下去。运动会产生让人快乐的多巴胺,坚持下去,你会得到巨大的快乐。此外,积极锻炼身体,坚持运动,对于对抗中年危机而产生的种种心态问题也很有帮助。
2
储蓄知识的能力
对大脑的投资,同样不容忽视。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决定他的认知层次。虽然常说,选择比努力重要,但前提是做正确的选择。显然,交了一波又一波智商税的人,对此深有体会。
虽然对比年轻的大脑,中年人的大脑在计算速度、注意力方面有所下降,但在逻辑推理等方面不降反升。这方面,虽然不要求你的成长速度能快于社会进步速度,但至少保证能够快于70%的同龄人。
3
管理财富的能力
储蓄财富然后投资,并保证长期投资的收益能够战胜通货膨胀。在这里,不建议你盲目做投资。要知道,大多数的成功人士,其实都很擅长找“师傅”。
特别是在准入门槛不低的金融理财领域,资深从业人士永远比普通人更专业。找到这个领域的强者,向他学习,请教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