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个小故事,在印度金奈的农贸市场,很多小商贩靠卖蔬菜为生,他们早晨去进1000卢比的货,一天卖完后,可以赚取100卢比。然而很多人是拿不出这1000卢比的,那怎么办呢?他们就去找高利贷,借到1000卢比再去进货,一天过完后除了本金还要给放贷人50卢比作为利息。也就是说,每天他们都要把自己收入的一半交给放贷人,自己只能赚取50卢比。这样的情形每天都在农贸市场上发生,有些商贩甚至借高利贷十年之久。
稍微有点规划能力的人能想到:如果在每天收入中拿出5卢比作为备用金,经过200天后就可以凑足1000卢比,不再需要给放贷人打工了,收入也可以更多。
为什么贫穷的商贩不那么去做?而是每天都在做我们觉得很愚蠢的事?
应激反应
我们都知道,认知决定人的行为,贫穷的商贩之所以做那样愚蠢的事,是因为认知能力不够。说到认知,就不得不说到“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一种面对外部威胁,产生的一系列“呼吸频率增加、肌肉紧张、精神高度集中等”行为的本能反应。这都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结果,而且完全是“触发技能”,不需要自己的意识去控制。“应激反应”会在面对威胁时,迫使我们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威胁上。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原始时代你正在吃饭,突然出现了一头狮子,这时候你自然顾不上吃饭了,脑海里只有那头可怕的狮子,还有想怎样逃命。我们要感谢“应激反应”,有了它人类得以延续,但是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麻烦。
实际上贫穷的人们无时不刻的面对着无数的威胁:昨天都没有吃饱,今天要不要吃肉?孩子吵着要吃糖果,要不要买?家里漏雨了,要不要买材料去补?.....他们太贫乏了,“应激反应”把他们绝大多数的注意力的集中到了这些琐事里,穷人们就很难放眼未来,去理性计划。他们很缺钱,他们更缺的是脱离困境的认知能力,这让他们像无头苍蝇,一次次傻傻的撞击玻璃,却不去自寻出路。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这样的吧。
很多人就想说了,我又不是穷人,不会像他们那样的。
先别急着下结论,接着往下看。
相对稀缺
2017年3月的一天,深圳36岁的IT男张某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面,当日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张某是清华计算机硕士,负责一个项目的软件开发。据其妻子说,张某经常加班到凌晨,有时甚至到早上五六点钟,第二天上午又接着照常上班。她认为,张某猝死与长时间连续加班有关,“连续几个月没怎么休息,难得春节有假期,但年初三就开始加班了。”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无话可说了?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智商和物质条件来说,绝对是中国平均水平以上。然而他也只看到了“眼前”事业的收入,而没有关注更长远的未来——健康。毕竟人生还有几十年,钱可以慢慢赚,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几个月高负荷工作,一般人肯定可以会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而做出改变,但他却继续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大维度来看,张某面对的是要买车买房等威胁;小维度来看,是一个个紧迫项目的威胁。在这些威胁面前,他顾不上个人的健康和更远的未来,而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工作上,像一只头上挂着胡萝卜的驴子,最后力竭而死。
人与人之间的稀缺是相对的,总有些东西我们没有,但是很少去想那些东西是不是真的需要,就去为了它们去努力去卖命。
人在面对稀缺时,就会激发“应激反应”,让我们本能的只顾眼前;然而人与人之间总有相对稀缺,认知就常常被限制在了眼前。
那是不是就没有一点办法了?
不是
怎么办?
1、改变环境
古有“孟母三迁”,可见环境对我们认知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我们之所深陷泥潭,跟周围环境也有很大关系。不仅是环境,不同的人也可以改变我们的认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中的“一席话”并不是说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说者从另一个思维角度来分析问题,打破了听者的固化思维方式,所有才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遇到高人从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这点我们不能控制。
2、自省
但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是自己。
没有人清楚我们到底是什么人,也没有人更清楚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确定个时间点,进入你的个人思维空间。建议间隔时间为一周,因为一天太短,一个月又太长,一周刚好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内的自己。
在你的个人思维空间里,不要再去想吃饭睡觉买车买房那些烦人的琐事,可以先冥想来进入状态,来问自己几个问题并记录:
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本周我有哪些进步?
本周我有哪些不足?
下周我要如何调整?
可以从事业、家庭、健康三个基础方面开始总结,有进步时,肯定自己的成长,这是很好的激励;有不足时,接纳并提出改进和调整。这样,在这种“反馈——调整”的循环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又能不断调整自己,直到完成自己的目标。
忙碌会让我们盲目,而自省可以一次次让我们归于理性。为了让自己更好,我们就必须提升自己,去学习新的技能、看更多的书...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到买那些琐碎的东西上了,因为最贵的其实——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