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电影《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胸口的热血仿若10年前第一次看火影时般激荡。对主角漩涡鸣人精神力的崇拜,以至于我的微信头像一直是他,从未换过。
看的是电影,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毕竟10年的相伴。这一次是鸣人的儿子——漩涡博人,顶着主角光环出场,却意外的不像他父亲一样以成为火影为人生追求。电影情节依旧抓人,故事仍然震撼。在观影过程中我甚至能感受到,整个剧场的空气都会随着剧情而跌荡。伴随电影的落幕,大家都收获了“一箩筐”的感动和勇气。可是之后呢?
“我要振作了!努力努力!”“我不会再畏惧了,不再退缩,我要迎着困难而上!”“Anything is possible!”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我们都会在不同的时间,因为不同的事情,收获符合我们心境的各种各样的感动、启发、激励、勇气、正能量等等。但这种情绪就像喝了一场大酒,第二天酒醒了,但还是有点酒劲儿;第三天床上依稀还有一点酒精挥散不去;第四天一切恢复正常,按部就班。再然后,一边玩着游戏或者划着手机,继续抱怨愤恨着世事的不公,而不努力做出改变。
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体,不同之处在于所占比例有差异而已。在感性和理性中间有个分水岭叫“去做”。作为公认更高级的情绪“理性”是“感性”不断促使人实践获得的。
古往今来,实际上往往情感更丰富的人更能成功(但切记不是只有情感丰富而已,还有许多其它的能力和基础,这里指同等条件时的结果),因为通过“去做”他们能够转化的“理性”更多,更能够做出非凡之事。曹操虽被罗贯中写成枭雄,但一点不妨碍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光脚迎许攸”、“煮酒论英雄”、还有华容道放浪形骸的长笑。李白情之所至,挥毫泼墨,一代诗仙无人能及。唐伯虎秦淮河畔第一人,风流倜傥,字画诗的才情名传500多年而不减。比尔盖茨承诺死后捐出全部家产,够性情吧!......他们也曾经历过各种痛苦和磨砺,但在备受激励的路上,靠着“去做”二字,笑到了最后。
是不是我们给了自己太多的借口?想减肥的你看到别人成功后倍受鼓舞,可是按计划做了两天就逐步放弃;想晋升的你看到别人成功后信心满满,可按预期实施了两天就放到了一边;想追求女神的你看到别人迎娶白富激动不已,可刚准备去“埋下伏笔”就缩了回来;想写作的你看到别人上了《简书》首页羡慕不已,可你只写了两天就一边打着游戏、看着韩剧,一边埋怨首席拒稿官不是伯乐。
生命很短暂,但人生很长!长到你每分每秒都要感受它的变化,哪怕是睡觉你的脑电波也没有断,只是很微弱。既然一直在感受,那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收获的感动和勇气用到生活里?
这事就发生在我身边。我办公室有两个女同事小静和小霞,都爱追美剧,下班后讨论极其热烈,都特别向往美国金色海岸的阳光。有时候聊起来,眼里都放着“绿光”。
小静的手机显示是全英文的,书也是英文的,还用微信交了几个美国朋友,经常在朋友圈和她们互动,没事就约着一起吃饭逛街。小霞刚开始也学小静哪哪都是英文,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全部复原了。
再后来,故事就落入了俗套,小静成功去了美国,嫁了个美籍华侨,每天在朋友圈晒来自金色海岸的自拍照。小霞再次受到鼓舞,可没过多久,又放弃了。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多到我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问题。但我们不想一直如此,不想让这种这外来的感动和鼓舞随着时间推移淡化消失。
可能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培养一种能力,增强一种意识:1.“持续性的自激励能力”。2.“绝望意识”。
持续性的自激励能力是指我们要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自己的深入感知,找到能够激励自己的“媒介”,并持续性的把这种“媒介”用于激励自己。比如:有人看武侠小说能激励自己,就去多找一些随时给自己打气。有人看战争故事能鼓舞自己,那就“按方抓药”。有人看爱情故事能充满斗志,那就隔三差五的看一些,让自己时刻像打了鸡血一样。当然你的媒介可能会变,那就及时的改变战略,调整战术。
增强绝望意识,就是多想想你这样下去的结局是什么样的?增加“不做”的痛苦感、慌张感,通过“去做”获得内心的安稳、踏实。比如:你想减肥但是坚持不下去,要多想想如果你不减肥,身材走样没人疼,职场晋升坏身材也给拖后腿,老了以后一身毛病。然后每按计划做一次,就告诉自己不用担心,都会变好的。
做好这样“壮士断腕”的心理建设,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步把你获得的感动和勇气用到了生活里,不用怀疑,日后你就是别人获得感动和勇气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