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放假了,但是室友每天都想去过逍遥自在的日子,钓鱼,打球。前天好不容易在人家日程上排到了,今天七点陪我去看电影,然后逛街。
为了七点的电影,今天我们俩都非常“安分”,没有得罪对方。早上起床陪我吃早餐,我怀疑他是想吃昨晚卤的牛肉才起床的,还很难得的陪我去菜市场买排骨,结果还是去晚了,没有买上,我昨天随口说说想吃樱桃,又带我去买樱桃,结果没有那种小樱桃,失望而归。
中午吃完饭,我说去洗碗,他竟然自告奋勇说他来洗,这绝对是和他在一起五年来最积极主动的一次,以前说洗碗都会说等会儿再洗,今天竟然吃完饭就洗了,估计碗都有点不习惯。哈哈哈……
收拾完,我上课,他躺在沙发上睡午觉,为了四点半去打球养精蓄锐。他出门前我再三强调六点半出发。后面我又约了另外两位同事,也是夫妻两个。
今天去看的电影是学校免费发的电影票,学生的票是半价,一天有五场。我们选择的是七点的《我要上学》。简介里写的是请带上纸巾,因为太催泪了,所有人都非常期待看这部电影,昨天还有同事在群里问,说要带她女儿去看。
出门走到小区门口,同事问带纸了没有,我们又去小卖部买纸,我们都以为那部电影会非常感人,四个人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去到电影院。
一进电影院,本场马上就要开始了,原本可以容纳五百人的观众席里坐着不到五个观众。我心想,反正都基本是免费,没有什么人也正常,况且这个电影院观影效果非常的糟糕,大家平时想看电影都会去市里。
电影开始了,好激动,好期待。大家都自觉的把手机屏幕调到最暗,手机调成静音。
一开场就是那种很简单的调调,我想既然是教育题材,也没有必要花里胡哨。当演员开始说话了,我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呀,台词生硬,动作僵硬,让人感觉有点出戏。我又暗自安慰自己,这才开始,可能是群演,后面就好了。当电影播放到10分钟左右,我们四个开始忍不住吐槽了起来,20分钟以后,只剩下我们四个了,但是我们还是没有离开的想法,虽然很烂,演员的表演尬到我都扣脚趾头了。我们还是尊重了这一场,看完了才离开。
看完以后,我非常庆幸我没有强制要求我们班的同学来看,不然他们准会认为我的观影水准很低。
在观影的过程中,室友百度了这部电影,2017年上映,豆瓣评分5.8。电影里想要讲述的好像是九十年代的故事,但是整个表演环境又非常的现代。故事情节的构建,转折,以及背景音乐都奇怪到想打人。整个就莫名其妙。
主人公是个13岁的女孩,父亲出车祸过世,负债,家里奶奶常年卧病在床,家里还有一个弟弟,照顾家庭的担子全落在了母亲身上。女孩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老师很看重她。
因为要还债,母亲在邻居的撺掇下,一个开粉馆,他们家的债主,说服她母亲,让她和他去城里他们家的粉馆里打工,一个月工资300,原本请个小工需要800,找这个女孩去做工可以剩下800元,还可以让她尽快还请清欠他家的债。
但是事与愿违,这女孩在平时做工的时候总是三心二意,偷摸着看书,为了书弄丢了老板买的材料,摔碎了盘子,刮破了手指,弄脏了顾客的食物。老板忍无可忍,在半夜要烧掉她的书,被她发现,救了下来,半夜她逃跑了。
然后开始了全村人寻找她的剧情,最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大家找到了已经在城里拾荒好几天的她。
现在说说主角以及她的母亲。
主角13岁了,她家并不是一直贫穷,是因为父亲意外身亡才导致家里日子不好过。但是电影一直在渲染她很惨,很穷,甚至连孩子的性格都是唯唯诺诺的,13岁的孩子,不管怎么样,她应该有自我意识了,但是整个表演就像导演在操纵一个木偶,表演生硬,台词糟糕,让人边看边捶大腿。
她的母亲,在得知自己的女儿不见了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情绪还不如邻居激动,太出戏了。
整个电影看完,除了失望还是失望。真是一个哭笑不得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