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时候一直汲汲地想把自己的寂寞写下来,以为可以像艺术家分娩作品一样,一旦诉诸笔端,畅所欲言,寂寞仿佛便会随着语句的流淌而冰释。如今有闲暇开机打字,看到这个字眼的时候竟觉得有些微的可耻,区区寂寞居然成了肉中刺一般,盯得我寝食难安,不吐不快,非得要发发牢骚才行。我更不敢回想自己为了排解寂寞做过的那些丧心病狂的事情。木心说:“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我大概也是这样一个无耻之徒,而且还很少敢在别人面前坦言自己的寂寞,总是觉得自己会被视为吃饱了撑的没事伤春悲秋敏感脆弱而且还性饥渴的家伙。天哪,现在表达寂寞感觉就像是一种恶习一种怪癖,人们习惯性地把它隐藏起来,在心底深处,只有在各种网络状态签名微博里会有些隐隐的表露。享受偶尔的寂寞的,可被理解为跳出喧哗无比的生活圈沐浴难得的清净,还算得上是情理之举。而有些人标榜的纯粹寂寞则被斥为一种孤芳自赏的类类寡合,甚至是一种略为变态的嗜好。
寂寞中人总是难以申辩,身上的寂寞到底是自己刻意捏造,还是真的生活所迫。无论是真寂寞还是假寂寞,流露出的寂寞,总让人感到不安。我自己也每每回避寂寞之人,担心会被染上他们的情绪。寂寞的人似乎容易迷失理性。寂寞的男女不管爱不爱总要发生点故事,寂寞的姑娘迷耽美,寂寞的少年打飞机——要是有人说你“空虚寂寞冷”了,则不啻为好勾三搭四自作多情还误把一腔寂寞当做爱。难道对爱的需要不也是爱的前提之一吗,如果爱仅仅作为丰满生活的点缀,恐怕就不那么值得追求了。
所以人们宁愿选择说“我感到很孤独”也胜过语及寂寞。光从字面上看,寂寞的情感成分偏重,有一种缺失感,显得形而下一点。而孤独给人感觉更抽象和绝对化一些。有位作家曾经试图辨析寂寞和孤独的区别,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寂寞是一种空虚的状态,是人渴望来自他者的温暖时产生的情绪。而孤独要抽象的多,是人自我的过度充盈,需要把自己倾注到他者身上。不知道作为读者的你有没有理解这两个不同的定义,我觉得不作哲学上的正名也没关系,反正孤独和寂寞总是如影随形的,孤独而寂寞的人,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温暖,也想要给予和付出关怀的。
古来圣贤皆寂寞,更何况芸芸大众呢。或者说一句老话,从来没有感到过寂寞,或者是孤独的人生,也是不完整的。我有一个中学同学,声称自己从来没有感到过孤独寂寞,这句话使我惊讶的程度不亚于当我听说她从没被父母责罚过。我不是提倡现在的父母要多行责罚,只是我实在很难想象她今后的人生,在脱离父母的庇荫之后是否还能如常地一帆风顺。
在孤独寂寞中人总会迅速成长,而成长到了极致往往会在背影里显出一丝自发的寂寞。总是看日本片里人把“撒比西(寂しい,寂寞)”挂在嘴上,我们也何尝不坦然一些。无论是觉得社交麻烦圈子讨厌他人即地狱也好,还是生活无趣工作忙碌没有人谈心也罢。那一点点丢也丢不掉的寂寞咀嚼起来当真也不至于那么糟糕。假如真心觉得口味不佳,没关系,就像所有人建议的那样,忙碌起来,或者去约见朋友,无聊寂寞的时候,去想一些从没想过的问题。又或者,把这寂寞写下来,记录下来。
真希望永远写下去啊,打破这寂寞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