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忽闻得曾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香港作家黄易先生已经辞世,年仅65岁。这个年龄在如今的世代,绝对算不上是高寿,因此不由得让人扼腕叹息。同时,黄易先生的骤然辞世,也让黄易先生原本已经淡出脑海很久的作品,又一下子从脑海中泛起。而今天,很多推荐书籍和倡导阅读的公众号上,也不出所料地纷纷推荐黄易先生曾经的名作《寻秦记》、《大唐双龙传》。
在我的阅读经历中,最早接触黄易先生的作品,还要追溯到1998年那个大一的暑假。在临近开学不久的一个傍晚,村里一位小伙伴向我推荐了一套名为《寻秦记》的“鸿篇巨制”。之所以要称之为“鸿篇巨制”,是因为与之前曾经阅读过的传统武侠小说相比,这套《寻秦记》竟然有十二册之多,而每一本都至少有两指那么厚,这相对于之前武侠小说不超过4册(偶尔也有六册的)的体例来说,那是相当的长了(当然与现在的网络小说还是不能比)。
记得当时看着这套厚厚的小说,听着小伙伴跟我推荐这套书是如何如何精彩,内心泛起的是不屑。由于之前已经阅读过大量武侠小说,当时的我对于传统武侠小说其实已经并不十分感兴趣。因此,对于小伙伴的卖力推荐,我的想法是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小说算得精彩了,再精彩也无非就是那样,还能翻出什么花来!?
然而,之后的阅读体验证明了我的想法错得有多离谱,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被狠狠地打脸”了。记得当我拿起第一册《寻秦记》,翻开阅读不到十页,就已经被吸引住了。当看到书中主角项少龙居然能从现代穿越回了秦朝,然后铺展开整个故事时,我不由得叹服,原来武侠小说还能这么写!
随后,我面临的难题是,当时已经快临近开学,而我拿到这套书的时间过于晚,没有办法在开学前将十二册书全部读完。因此开学后,我瞒着小伙伴将这套书带到了学校中,在学第一周的四个夜晚,我基本是打着手电在被窝中以阅读这套书度过的。这也遭至了小伙伴的埋怨:你怎么能一声不吭把书带走一个星期呢?你知道后面有多少人排队等着看这套书?我只能向其“赔罪”。
可能是我读得过于仔细,对于书中很多的细节和人物描写印象过于深刻,因此,当之后《寻秦记》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时,这部改编得并不十分忠于原著(取消了书中女主角之一纪嫣然)的连续剧让我根本无法看下去,而剧中另一位女主角琴清的扮演者也离我想象中书中人物的形象相去甚远,让人看得索然无味。
再后来,我陆续读完了黄易先生的绝大部分著作,其中包括《破碎虚空》《覆雨翻云》《大剑师传奇》《星际浪子》等等。2000年前后的那段时间,我记得《大唐双龙传》还没有完全写完,是以单行本的形式一册一册连载着在出版,因此追看《大唐双龙传》可能是我最早的追书的体验了。
黄易先生的新派武侠小说应该说是拥有很多原创概念,之后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小说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但其中有关穿越、玄幻等创作元素应该说还是出自黄易先生。毫不夸张的说,是黄易先生的新派武侠小说促进了国内网络小说的创作,至今穿越、玄幻题材的网络小说依旧风靡。
然而,我更喜欢的是黄易先生新派武侠小说中对于武学境界的描写。在黄易先生笔下,武学不再停留在“术”的层面,而是直达“道”的境界。在黄易先生的书中,对于武功的描写不再局限于一招一式,而是讲究剑意刀意,强调“由武入道”。相比传统武侠小说对武学的描写,黄易先生笔下的境界显然更加高级。可能也正是受这影响,我最喜欢的黄易先生作品是《破碎虚空》(尽管这是本小册子),最喜欢的人物是《覆雨翻云》中的主角浪翻云,这些“黑榜”出身的人物是黄易先生笔下武道精神的集大成者。
越是读黄易先生的书,越是感到他恣意汪洋的想象力,令人惋惜的是,他竟然这么早就辞别了世间。不过,他所开创的新派武侠小说精义却一定会长留在这个世间,或许正如他书中曾经描写那样,黄易先生可能已经“由书入道”,“破碎虚空”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