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中国人的意义,不亚于《圣经》对西方人。
世人皆知,《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由孔子亲传弟子的弟子编撰而成。但《论语》流传至今已经两千余年,其中很多内容,到今天还存有疑问。
比如在“学而篇”中,有一章为: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其中对“因不失其亲”的解释很多。有人认为“因”通“姻”,意思是与之婚姻的都是可亲之人;也有人认为“亲”通“新”,意思是因袭古人思想,也不拒绝新观点;还有人认为意思应是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这些观点,都很令人费解。因为这段话的前两部分,“信近于义”和“恭近于礼”,都是讲人与人相处,第一部分是讲朋友之间如何守信;第二部分是讲对长辈要如何恭敬。而以上对第三部分的解释,都无法与前两部分取得一致。
傅佩荣教授在《论语三百讲》中,也提出了一种观点,他认为“因”通“恩”,意思是“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这个解释强调的是与帮助对象之间的相处,虽然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与以往相比,却有了很大的合理性,对这句话的理解也有了更多的参考。
傅佩荣教授曾师从方东美、余英时等著名学者,专注于宗教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中国儒道传统经典方面的研究,在央视《百家讲坛》,曾主讲《孟子的智慧》。《论语》共计五百多篇,傅佩荣教授选择了最能表达孔子核心思想的三百篇,在原典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前时代特点,进行了深入解读,形成了这部《论语三百讲》。
傅佩荣教授研究儒家思想多年,对于《论语》,具有很多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不仅形成了他对于儒家思想的独到见解,也为我们更好的学习、理解、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综合来说,至少有三个角度。
一、破镜重圆
傅佩荣教授认为,“《论语》书中所载往往都有其背景,孔子发表某种意见一定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而学生在记录时,并没有把背景写出来。” 也就是说,《论语》中所记录的,只是孔子及弟子言谈的碎片,并不能映射出当时的全貌。
我们平日靠语言与人沟通,都具有特定的场景。比如很简单的一句“吃了吗”,如果是邻里之间,在傍晚散步时相遇,问起这句话,一般只是客套;如果因为加班,回家很晚,妻子问起这句话,则通常是表示关切,如果真的没吃,她会赶紧找出方便面,让你自己去煮。
因此,对一句话,不结合当时的场景和对象,很容易断章取义,想精确理解《论语》中那些对话的内涵,就要将原来的场景进行还原,把破碎的镜片修补起来。
在“为政篇”,孔子曾对子贡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让子贡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这句话是专门针对子贡说的,并不适合所有人。因为子贡口才特别好,往往说得多、做得少,对一件事情,随口能说出七八个方案,但最后可能一个都没有实现。因此,孔子要求他先办事、后报告,这样才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
对子路和冉有,孔子因材施教的特点更为明显。两个人都问过孔子同一个问题:遇到该做的事,是不是要立刻去做?孔子也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子路性急,做事武断,孔子让他有事先和父兄商量,避免冲动犯错;冉有性弱,做事犹豫,孔子让他立刻去做,以避免顾虑太多,一事无成。
不仅对弟子,与他人对话,孔子也会依据特定场景,说出不同的话。孟懿子曾经问孝,孔子回答“无违”,建议孟懿子不要违背礼制;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也向孔子问孝,孔子则回答“父母为其疾之忧”,意思是保持健康,不要让父母为子女的疾病忧愁。对于孝,孔子做出不同的回答,便是由于对话对象身份的不同。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对于仁、对于道、对于理想、对于人生都有很多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的见解,所根源的,便是不同的场景。只有将当时的场景还原出来,才能精确的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
二、重回旧梦
《论语》流传至今,已经两千余年,在这漫长的时光荏苒中,沧海变桑田,天堑通大道,无论是生存环境,还是社会心态,都发生了很多改变。今人理解古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穿越回去,以古人的世界观去理解世界。
在《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中,作者托马斯•福斯特也有同样的观点,他提醒读者,阅读古代作品时,不要用今人固定的眼光去阅读,而要回到故事发生的年代,用那个时代人的眼光去阅读。
在“乡党篇”有一章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厩失火,孔子下朝后听说,赶紧问人怎么样,而不去问马怎么样。以现代价值观来看,孔子这样处理很正常。出了车祸,人们听说后,都会先问人怎么样,而不会先去关心车的损失,毕竟,任何豪车也抵不过一条人命。
但是,孔子生活的时代是阶级社会,因马厩失火受伤,一般是马车夫、工人或佣人,他们都处于社会底层。15世纪在摩洛哥,1匹马能够换14个奴隶,后来,奴隶涨价了,1匹马还能够交换6个奴隶。所以,在古代,很多人的命并没有马值钱。
因此,在那个时代,孔子能够在马厩失火后,问人不问马,已经表现出十分激进的人文主义,将人的生命作为了最基本的价值。这在当时的时代,无异于惊世之言,因此,才会被郑重的记录在《论语》中。
理解过去的文字,不仅要理解当时的心态,还要了解当时的生活。在“八佾篇”,有一章: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对于“绘事后素”这句话,朱熹理解为“绘事后于素”,也就是说,先有洁白的底子,才能进行绘画。这种解释让人无法理解。现今,在汉代古墓中出土过帛画,这种绢帛是咖啡色的,而并非白色的底子。所以,傅佩荣教授认为,对“绘事后素”,应该解释为在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这样才能像子夏所说的《诗经》中的美人,“素以为绚兮”,穿上白衣服,立刻变得光彩夺目了。
可见,朱熹并没有见过汉代或以前的帛画,在认识上存在局限性,以为古代也像宋代一样,在绘画时使用白纸,因此,无法正确理解孔子的原意,进而做出错误的注解。
三、入世笃行
孔子五十知天命,有人理解,这是孔子在五十岁的时候,参透了《易经》,学会算卦了。这肯定是错误的。
对于孔子的天命,傅佩荣教授在《论语三百讲》中做了一个比喻,他说,“譬如国家是一辆游览车,天子是司机,要带我们去一个风景点。但是车开了一半,司机心脏病发倒下来,这个时候,请问在车上谁有使命,谁有责任继续开车?答案只有一个,是懂得开车的人。”
孔子便是懂得开车的人,他十五志于学,对五经六艺熟稔于心。他如此好学,并非仅仅为了修身齐家,更大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所以,他在51岁时开始做官,后来发现鲁国不能实现理想,又在55岁开始周游列国。所以,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具有从政意愿。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穿着道袍,拿着拂尘,对张小敬念诗:“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看似是道教的门徒,其实是儒家的暗桩。
在古代,十年寒窗,就是为金榜题名,然后做官,孔子对此是十分支持的。弟子向孔子问政,或者询问如何得到官职和俸禄,孔子都会给出十分中肯的建议,因为这样才能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造福社会,惠及民生。
因此,学习《论语》,要注重它的社会实践性。傅佩荣教授对《论语》的解读,与当前社会状况紧密融合,其实也赋予了《论语》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实践性。
比如对“因不失其亲”的解读,便可以应用到慈善事业中。做慈善,本身是出于爱心,但时间久了,却变成了例行公事,失去了原有的诚意。 “因不失其亲”便可时常忠告我们慈善的初心何在,不能因为走得太久,而忘了当时为什么出发。
所以,傅佩荣教授对于“因不失其亲”的解读,即使并非孔子本意,但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如果按照实用主义的观点来说,这种解释具有实际效用,所以也属于真理的范畴。
因此,通过阅读傅佩荣教授的《论语三百讲》,不仅能够学习到《论语》本身,还能够学习怎样去学习《论语》。也就是说,学习到傅佩荣教授研习《论语》的方式,而且,这些学习方式不仅适用于《论语》,还适用于其它古代典籍,能够极大的拓宽我们学习的思路和视野,进而更深刻的去理解先人们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