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N跟我说,她说看回以前的文字,总觉得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我笑笑,谁还没有个伤春悲秋的时候呢。但N这样一提,我倒想起在大学时关于她的一些回忆:
那时大一刚入学没多久,我们加入了学校的某个组织(上百人的那种)。在一起迎新晚会上,我和她分为一组,跟学长学姐们聊天。正当大家为刚入学和招到新人感到喜悦时,N突然问:“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当时是谁支吾过去我早忘了,倒是对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刻。
所以今天我旧事重提,问他“是否找到生存的意义”时,她让我去看毛姆的《人性的枷锁》,结尾写到生存没有意义。当我问她本人看法,她说她会在之后公众号写这本书的书评,让我等着。(好气呀)
毛姆的书还没来得及看,我先记录下我对“生存意义”的看法。之后读完再回来看看有没有改变好了。
高中时:人活着是为了重要的人
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这种经历:
在青春期的某个晚上,特别想到亲人和自己总有一天会“死亡”,并自己想象死亡的情景:躯体定格在一个姿势,想陷入沉睡当中却永远无法醒来,记忆会消逝,灵魂会回归虚无……当时12,13岁的我第一次想象死亡,带来的恐惧是震撼性的,以致于我当晚去了老爸老妈房间打地铺。
那时,我就时不时想“人总会死的,而死亡时一切都会消失,那为什么还要活着呢?”
我想呀想,想呀想,一直想不到。
直到我看到《火影忍者》中鼬说的一句话:
生命会生出,生命会死去,但生命同样能拯救。
虽然没有直接点明生存的意义,但中二的我得出了结论——人就应该为了重要的人活着,为了保护他们而活着,因此自己也要变得更加强大。
这种想法我现在特别不认可,而且涉及不到“为何生存”的部分,而是关于“怎样去生存”。但那时会想,为了不让父母伤心要好好活着,等他们老了好好照顾他们;自己要努力,干出一番大事,即使死了也要在历史上留有我的名字。
考虑到十几岁的年纪,这种想法也算正常了。
大学:人活着是为了自我实现
随着年龄增长,对自己人生的选择和掌控感也开始增加。我对于“生存”的看法也有了一些变化。
这更多伴随的是,“我”为什么会是“我”?除了物理属性(身高体重四肢五官)和精神属性(思维方式个人经历)的不同以外,我觉得人与人之前最大的区别就是“欲望的不同”。
除了环境的影响,“欲望”可以说是决定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因素了。
有的人喜欢文学,有的人喜欢音乐;
有的人享受离群索居,有的人沉迷于灯红酒绿;
有的人认为精神愉悦高于一切,有的人认为金钱就是幸福之源……
这些欲望构成了“我”,而满足这些欲望,完成自我现实,就是“人生的价值”。不为别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挑战自己就是生存的意义。
现在:生存是为了找到人生的真理
听起来好像很玄,又回到了“中二”时期一般。
因为毕业已经很久了,当初的雄心壮志不能说被岁月磨平了棱角,但也挺光滑的了。于是对于“生存”,我有了更加深层次的想法:
1,其他动物也有生命,但他们没有自我实现,就称不上是“生存”了吗?
2,死亡时人生的必然终点,“生存”是否真的为了“死亡”?
我是个无神论者,但越是生存越能感觉到到,世界甚至宇宙有一种“理”存在。
正因为这个“理”,宇宙有了地心引力、万有引力;
正因为这个“理”,生命会在地球上诞生,并延续数十亿年之久未完全灭绝;
正因为这个“理”,我们人类会从衣不蔽体的猿人,进化为可以捕捉光、电、风等抽象事物的现代人。
我们生命中充满了“未知”,这些“未知”其实都属于上面所说的这个“理”,而探索这些真理,包括探索为何要生存,就是生存的意义。
听起来好像很矛盾……我这么解释吧,例如你问一个人:
为什么要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为什么要知识,为了找到好工作,实现人生理想;那为什么要实现人生理想。
排除你会被打的情况外,一直追问下去,总会有得不出答案的时候。而我们“为什么生存”,我觉得是目前所能追问到的最后阶段了。
我们活在世上做的任何事,都是这个最后的未知的答案去服务。当然,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探索答案的过程肯定是“生存”中必有的部分,而找出这个属于自己的答案,就是“生存的意义”。